徐老师的站位之高,交流之接地气,让结束交流的我久久不能平静。小学和高中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体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前者学习效果的一种另类检验。语文的学习,本来就应该站在12年学习、终身学习的角度去展开。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感知灵敏,更愿意去生活,到了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应试负担重,慢慢丢失了一些小时候本来有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能力并内化为一种习惯就尤其重要了。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感知,去体会,去欣赏,去积淀,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学,去想象,去感悟,去鉴赏,当这些重要的能力潜移默化为自己的习惯,当对生活的感触与对文学的鉴赏相互交融,那么自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有了,哪怕高中学业再繁复,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足以支撑学生应对考试。
对于小学阶段高阶思维的建立,我一直存有疑问,所谓高阶,高到什么程度,如何才算达标,甚至一想到高阶思维,我的脑海里空白一片。徐老师告诉我,小学阶段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就是生活的逻辑,观察的能力。徐老师分享了三道小题,这三道小题都是考生正确率并不高的高考题,但站在生活的思维的角度,如果有生活的观察,能在生活和思维之间建立联系,就很容易了。徐老师的分享让我恍然大悟,其实语文本来就是一门生活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接地气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特点,所以语文最应该承载的功能,一定是为生活的。
关于整本书阅读,徐老师提供了建议,小学阶段,应以学生读的兴趣和培养读的习惯为主,五年级前后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生是否坐的住,是否乐于阅读,在这个阶段已经初具雏形。徐老师建议阅读寓言、神话、童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提升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阅读传递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建立最初的是非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点我有深刻体会,小时候建立的是非观念,建立的真善美的意识,往往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寓言、神话、童话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虽然成年以后看来浅显,但却真的能受益终生。且源头文化中涉及到的故事,对整个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理解一定时期政治、文化、哲学、艺术都有帮助。
徐老师还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妙招,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和我都受益。下学期,我一定要把妙招用起来,让我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接地气。
短短的50分钟,徐老师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所分享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良多。感谢徐老师的赐教,我一定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效落实。再次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