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讲:为别人付出是一个人的本能!在付出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肯定是一个人获得内在动力的源泉。《改变人生的谈话》书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小欧同学扣我心弦的一问,让我为之心酸。
开始,接到新班,我以为最调皮的同学就是小欧了,每天都要处理他的重大“案件”,简单调查:本班一半以上女生被他扇过巴掌。于是需要我动手的事情都交由小欧去做,请他帮忙拿教学用具、帮我拿餐具、帮我去文印室拿资料等等。慢慢的小欧在班里找到了价值感。
两个月后,发现最调皮不是小欧,是小吴同学。“案件”更大的是小吴同学几乎每天跟班级的同学打架,并且下手不轻。于是我把之前交由小欧做的事转交给小吴去做。小吴乐开了,并且成绩提高很快。小欧同学有意见了,忍不住在班里大吼:老师,这些事都是我做的,为什么?
深信:给予机会学生付出,一定可以找到进步的起跑线。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致心一处,将无所不成!要学生为我做的事不多,分散交由他们来做,肯定没有效果。关于他们俩的教育教学我没有方法也没有放弃。
暑假,小欧同学妈妈问我:在成绩单上为什么找不到小欧的成绩。我说部分同学的成绩没有上传主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尽力了,但是没有考好,不便公开他们的成绩,并把小欧的成绩私发给她。几分钟后,嘴比较笨的我还是跟小欧妈妈讲道理: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他的思想转变很大,他还会继续进步的,请你相信他,并转告我的话,小欧妈妈照做了。
暑假,同学们都在玩游戏、睡懒觉的时候,小欧同学每天在踢球、诵读经典,即使很多字不认识,读起来吃力,但他坚持着。看行动知结果,小欧不是坏同学,更不是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100条建议》、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反复强调:劳动、阅读、到大自然中去,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法宝。
——张玉霞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