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计划专业课程迎来第三十讲!
上周,在于莉莉老师的分享中,着重提到了班级学习共同体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
2018年6月13日,来自北京市丰台五小教育集团的李磊校长各位青年教师分享了《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5b6e4616056b65d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d1e96431ef22d3e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7288916b782509f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5381f167e519534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d327606db8ca624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0563/7b6fed1d65696d2f.png)
以下为主要内容。以下主要是内容记录。
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倾听
学生的“倾听”实现有效的对话,倾听大家的心声。
倾听三部曲:目光注视——自主思考——梳理提升。能静静地耐心地听他人的发言并思考,尤其是自己特别想表达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听完后想一想再表达。
学生“倾听”,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是重要的学习,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倾听内容从三个方面入手,理解、比较和评价。
教师“倾听”,蹲下身子,放下教案,不打断、不定论,有耐心……倾听内容——学生的发言与文本有何联系;和前面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与生活实际有何联系;与以往的知识有何联系……
建构对话性的沟通——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有别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是学生之间一致性,而在“协同学习”中学习的主体终究是个人。在协同学习活动中绝不强求一体化,恰恰相反,它追求的是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习,并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之中。协同学习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对话性沟通行为培养——一,敢说我不会。提出自己要研究或者不懂的问题。二,能说我不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三,善有新发现。发现同学或老师的智慧思考方法。四,主动会合作。实现与同学的合作探究。五,举一能反三。获得认识发展并学以致用。
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安全的学习环境
倾听关系,伙伴关系,尊重,平等,信任。
建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改变
空间上——U型座位
时间上——变教为学,80%+20%
问题上——聚焦核心,开放性,实用性,挑战性
过程上—— 化繁为简
教师从主导者变为观察员
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负责灌输,学生只负责听讲。而现在,我们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主动思考,学会主动发言,学会主动合作……每个学生都是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让学生享受在学习过程之中,最终得到美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