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每天读《资治通鉴》四十九 | 陈筮为什么能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相

每天读《资治通鉴》四十九 | 陈筮为什么能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相

作者: 稽圣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16:18 被阅读0次

每天读《资治通鉴》四十九 | 陈筮为什么能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相助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七三年

【相关人物】

陈筮,韩国使臣

魏冉,号穰侯,秦昭襄王之舅,秦国大将

白起,武安君,秦国著名将领

胡阳,秦国客卿

芒卯,魏国将军

贾偃,赵国将军

段干子,魏国将军

苏代,游说家、纵横家

【故事大概】

上一篇讲到了齐国田单的故事,接下来,来讲一讲魏国、韩国与秦国这边的故事。

这一天,赵国和魏国国准备联合军队进攻韩国的华阳县(河北省新郑县)。

韩国急忙向秦国求救,但是秦国拒绝了,并没有出兵相救。

韩国国相对使者陈筮说:“事态紧急,虽然您生病了,但还是要赶忙出使秦国,说服秦王出兵相救。”

于是,陈筮便急忙出使秦国,并与魏冉会面。魏冉知道陈筮是来求救的,心里一定很着急。

但是陈筮却出乎意料地说:“一点也不着急。”

魏冉心里想着,大难临头还嘴硬,于是生气地说:“为什么不着急?”

陈筮说:“如果事态真的紧急,韩国早就投降了。因为不着急,所以才有时间出使秦国。”

魏冉知道陈筮的意思,于是便下令出兵。

【评】

陈筮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如果韩国真的投降,或者被打败了,那么就韩国的土地,会被赵国、魏国两国瓜分,相当于增强了两国的实力。这对于想要一统天下的秦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秦国目前还是想保持着各方均衡的局面,然后等待时机再一步一步吞并。国家越多,越小,对秦国来说,就更容易吞并。

如果陈筮说事态紧急,那么相当于是有求于秦国。所以魏冉才会在一开始就吊陈筮的胃口。但是陈筮一番话,让魏冉明白,帮助韩国,其实是帮助秦国自己。

所以这才让魏冉心服口服地出兵。

于是,魏冉与胡阳,一起带领军队出兵韩国,经过了八天的行军,来到了华阳县。

接着,把魏国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又把魏国的大将芒卯给打跑了,还俘虏了三名魏国大将,斩首两个士兵十三万。

另一边,武安君白起则带领部队进攻赵国的军队,打败了贾偃的军队,将赵国两万名士兵淹死在黄河。

魏国慌了手脚,于是准备割让南阳给秦国,希望求和。

【推古验今】

作为使者,会说话很重要。

而陈筮这一番话,说服了魏冉,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

不仅要会说话,还要懂得分析局势,制造间隙。

这也就是张仪、苏秦能够凭借一张嘴,让整个天下分分合合的原因。

【欢迎关注】

读史使人明智,读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进行关注。

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读《资治通鉴》四十九 | 陈筮为什么能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zs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