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我之所以考上大学,是因为家里几个孩子中,我在家待得最久。每年清明节我给泉下老人们烧的纸最多,在他们坟前磕得头最多。
记忆最深处的清明节,是这样的。
一般有几支小支。小支的都是自己定日子,不要和大支日子相冲。比如我们家姓刘,村里姓刘的就有两小支,一般把小支上了还要上大支。
临近清明,就会有一个当头的人开始来收钱。收钱有讲究,如果人在老家上坟当天能到的,那就要收这个人的两份钱。一份是香蜡纸烛钱,另一份是饭钱。一般香蜡钱就几块钱,饭钱那些年在十元以内。如果家里有人外出务工了,不能来上坟了,那就只收他香蜡钱。除此之外,如果你家今年添丁了,就是家里今年生了男孩,那就需要买一只公鸡。公鸡大小以及毛色你家自己拿捏,当然了要看得过去,免得背后人家闲话。
钱交了,没几天,就是清明了。
这天,各家主妇会把家里的干豆腐,虾儿片,血豆腐,还有腊肉个取一点去带头人家。有时候还要带各自家里人吃饭的碗筷。然后主妇们一般就是在家里做饭做菜了。
男人们,需要自制坟飘,钱纸。买好材料,然后有一个打钱眼的工具。把钱纸,还有坟飘的纸放上面打眼就可以了。
待女人们把上坟所需的饭食酒菜准备好,男人们就开始上山去上坟了。
一般是老人带小孩子去上近处的坟,壮年的男人带好动的少年去上远处的坟。远处的来回走路要两三个小时。
上坟的步骤是这样的。如果是完完全全上好一颗坟的话,首先要在坟前插上两只蜡烛,两边各插三柱香三柱香插一起,如果坟上有杂草那就需要用镰刀清理一下,至于小孩一般都是在坟前烧纸。最后这一套都弄完了,那就开始磕头,一般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就不用了,小孩子肯定要的。而且一边磕头一边在嘴里带上称谓“某某某,你要保佑我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啊!”最后就是放炮了,留一个腿脚好的点炮,一般炮声冲出天际,上坟的人们也离得老远了。这逝去的灵魂,这一年中最具热闹非凡的日子就随着炮声消逝在云霄了。
带大家各处的坟都上完了,就集合在这支坟的一个宽敞的点。此时,有人已经从家里把饭菜,锅碗瓢盆搬到坟山上,大家就开始一起在野外有说有笑,大快朵颐了。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你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调皮跑去别的堆吃人家锅里的菜。以前大家经济条件不好,清明节吃食算是好的,有鸡肉,猪肉,豆腐,还有时令蔬菜,比如蒜苔,豌豆,蚕豆等。大家吃完还有剩的就会把剩下的菜分给各家。各家吃完打包好,收拾好锅碗瓢盆就拖儿带女,老老小小各回各家了。
这是记忆最深处的了,这样的清明节,我的记忆里似乎只有一次因为太美好了。后来再也没有去坟山上吃过饭了,因为搬东西太麻烦了,也没有男人们自制钱纸了,因为有钱买了,没有孩子们当跟屁虫了,因为闲远了,也没有老人了,陆陆续续都入土为安了。
或许将来,清明节也没有了。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节日,但是中华的传统不是都在一点一点流逝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