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为什么学什么都快?有可以借鉴的方法论吗?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人,在接触新的科目,甚至新的领域的时候同,也学的很不错。
后者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做的比他们好。个体之间的智商差异会存在,一般来说并不大。见过那种公认为不是靠聪明,而是靠勤奋取得不错成绩的人,他们学起东西来也是蛮快的。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知识储备的不同,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想看懂一段话,首先得看懂其中的专业术语,当你知识储备很少的时候,你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对内容和思维方式一点点的了解、熟悉、思考。
学霸的真正优势在于他已经存储了很多思维和信息,也就是知识储备,学科与学科之间,科目与科目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相互应用 ,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在真正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之前,你读一段话时,自以为理解了,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当你后来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再回头看这段话、这篇文章,才能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联系,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随时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读书经验少的人,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书速度慢,理解的也慢。而读书经验多的人,是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读书,看了上句话,就大致知道下句话。一个知识储备少的人,他学习东西是在捡砖头,看到一块儿就捡起一块儿,而知识储备多的人,他学习东西是在盖房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看到一块砖头能够立刻放在自己的知识大厦合适的位置上,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更高水平、信息密度更高的组块组成,这是整体的一部分。二是有时候他看到的不是一块砖头,而是一整片有联系的砖头。
除了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某些科目上不如你努力,却考的比你好,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过去已经对这些考试所需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如果有人看似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做的很好,智商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原因更有可能是这个考试,或者这份工作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人家一早再过去,在你看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在启动之初相差不会特别大,但在之后每个需要调取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场合,他们都会在实践中得到升级。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学习也具有复利效应,就像是理财领域的复利效应,你的每一次练习都会积累成你的本金。
人和人向来都不是在一个起点上进行努力的,越早付出努力,但也不必过分焦虑,你在之后的人生中达成目的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我们不是在一条线上持续前进的,人生也是不同的,需要的东西也并不完全相同,工作后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处理复杂形式的能力等等。在学生生涯中大家都并没有积累多少。努力要趁早是没错的,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就从现在开始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