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的心理学书籍《5%的改变》,第三篇的主题是“工作和理想”,但是读下来之后,我觉得“个人成长”也很适合,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今天阅读的这个部分,我可太喜欢了,特别是在第5个故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个“5%改变”的小技巧~
01 与其躲在门后害怕,不如勇敢打开门
先来说说我那5%的体验,它来自第5个故事《恐惧权威》。这个故事之所以引起我的共鸣,是因为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我的“讨好型人格”。
这种性格,就像《恐惧权威》的故事主人公描述的那样:
会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能容忍自己交付的工作成果获得不好的反馈,甚至因为害怕获得不好的反馈,而刻意跟人保持疏离、回避沟通......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可以做到正视这个性格,但是在描述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感到一揪,因为被它困扰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我还会经常为自己的软弱妥协感到委屈。
在李老师的建议里,我拿到了那5%的体验:
就去确定自己在他们的眼中表现就是很糟糕的,他们就是不喜欢你、看不惯你、嫌弃你,那你要如何在他们身边活下来呢?
把不确定的恐惧变成确定的问题后,我们要如何去解决它们呢?
神奇的是,当我尝试代入过去的自己,来看待这个建议的时候,我立马觉得放松下来了。
害怕和恐惧,源自于“拒绝接受最坏的结果”,只要这个结果是个概率论,那么好的概率就变成了负担,坏的概率就变成了恐惧。
但是,当坏的概率变成了绝对结果之后,那颗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头颅,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这就像是在原始森林里面行走,总担心会从背后蹿出来一条毒蛇,但如果毒蛇此时此刻正在面前恶狠狠盯着自己,那关注点就会从「担心」,转变成了生与死的博弈:我该如何才能活下去。
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触底反弹”:一个人直面绝望之后,反倒有能力处理了。
特别喜欢第3个故事主人公说的一句:
“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
02 与其死磕个人价值,不如关注共赢价值
从第一条感悟中,我发现其实之前对自己的评价维度特别狭小,因为我会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价值的衡量标准,但是对方评价的维度,其实也是建立在对方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满足。
所以,如果把评价“自我成长”的维度从「自己好」变成「一起好」,这就从主观变成了客观。
多好才算好?一起好才算好。
这样又解决了我另外一个问题:
总是在拼命学更多、更广的知识和技能,总是想要把学到的技能学得更深入、更专业,否则,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总是有点不自信的。
那学多少才算多,学多深才叫专业呢?
没有答案。
但是如果站在“共赢”的维度来评判,帮助他人解决了问题,这就是够的,如果这次没帮到,那缺啥再去补啥,下次就能帮到了。
这就是实现了“共赢”,真正从“自虐狂”走向了“你好我好才是真的好”。
看到这里,我再次感慨李老师的读者们都是“深度挖掘机”,可以自我剖析得这么深刻,才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如此美哉妙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