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塔,位于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1985年倡义同,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故名“万名塔”。
万名塔高21米,屹立沱江北岸,塔影倒映江心,水中岸上两个塔,蔚为壮观。
塔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间焚烧字纸用的字纸炉塔,原来的字纸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为六角三级砖塔,塔高11米,台基为正六方形,用红细砂条石浆砌,高1米左右,在台基上砌塔身,下部1米高处用细钻雕琢的红砂条石砌筑基础,上用眠砖封砌,下大上小逐步收缩,中空很小,仅能冲烟。
塔身为三檐六角,上置色彩斑斓的琉璃宝胡芦顶,塔身以石灰粉底,饰以彩绘。
迎水一面为正面,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开有月拱炉塘,以便焚烧字纸。
塔的最上层书写“文光射斗”,中层书写“中流砥柱”,下层书写“翰墨流芳”。一年四季有人在这里烧字纸。
小塔精美秀丽,可惜“文革”期间被毁,仅留废墟。后来又重建。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遐昌阁、虹桥相映。集中焚毁废旧字纸的所在,三层,已毁。八十年代黄永玉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响应,并积极赞助资金,因捐款者甚众,名为万名塔。
1988年10月建成,耗资5900元。
塔内外都添设了灯光,到夜间一片通明,和河两岸一色的红灯笼很相称。
塔内壁上布满游客题名,有的甚至位于两米多高的墙上。
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精美秀丽,且悬挂铜制风铃。
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
塔面装饰雅致,塔身挺拔秀丽,宛若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之畔。
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
如原县长吴官林题联:"塔静梧高凌空引凤;河清岸曲流水藏蛟"。
民主人士田鹤丹题联:"喜层层凌云高起;恰悠悠在水一方"。
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摇摇晃晃,显得格外秀气动人。
现万名塔1985年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牵头倡议重修,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响应, 并积极赞助资金。
1988年10月建成,耗资5900元。
根据民众资助建塔之意,定名“万名塔”。
为何要修筑这字纸炉。
据说,乾隆五十年(1776年)古城扩建了笔架城以后,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城”,有了笔架峰,为培植风水,便在沙湾黄土坎江边修筑字纸炉宝塔一座,象一支笔,与笔架城相对应,意欲使凤凰人文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