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我写了一篇作文《我家的星期天》,当时老师把它当成范文在班级里读。回家后,我把它读给奶奶听,她非常的开心。读大学时,同学说,我觉得你文笔很好,建议我投稿。工作后,也有人建议我投稿。后来在英国,也许是那样安静的环境,让我陷入了很多思考中,所以写文字的想法很强烈。但是和以往一样,都被我自己刻意地去压制,因为觉得写文字于我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还有我怕自己陷入一种情绪中走不出来。现在随着认知提升,回想其实那时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小到大,我最习惯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压抑自己的内心感受,照顾身边每个人的感受,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压抑自己的天性。
但在英国时,我还是写了很多文字,也是那些文字陪伴我度过了那段孤独漫长️又短暂美好的岁月。唐老师跟我说,我在英国写的那些文字不仅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印记,其实还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但是我一直没有把它们拿出来,一方面因为我比较懒,不想花时间精力去想这些,另外一方面,我自认为文笔不好,觉得自己写的文字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去年有一个有名人士找到我,她看了我平时写的文字,想要我帮她写传记,我有些受宠若惊。听了她的故事,我很想帮她写,因为她的事迹让我很感动,我也知道这本书写下来应该会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我也想为她所做的事情出一份力。但后来经过认真思考,我还是放弃了。因为一方面我本身的主业—风险投资工作,是一份强度很大的工作,需要我每天都要学习更新自己,我需要专注做我的工作。另外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她做的事情是一份有使命的事情,我希望她的事迹能够感染影响很多人,希望能有一个专业的人来为她写。
今年我偶尔会在公众号上写点文字,每次写完,内心就会觉得很舒服,每次写完,关注的人也会增多。也有人会主动找我,觉得和我比较投缘。我在想文字也许是一种能量流动,也是无形中人与人链接的方式。云老师跟我说,我适合写。我问她,您认为我真的适合写吗?她说,是的。
我想我还是每天坚持写点东西,就当是整理我自己内在也好。跟随自己内心去做事情。如果将来某一天,我不在这个人世了,那么这些文字也是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痕迹吧。我也希望用文字留住一些逝去的时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以及记录给予我感动美好的那些人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