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小孩就是身体矮小的大人,大人只是身体变大的小孩。从小孩到大人,我们变化的仅仅是“外在”一—身体,而我们的里面那心及其信念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大人和小孩的分别。我们都是小孩,都还在心灵的幼儿园中没毕业呢。这也是我们经管学了很多育儿理论,还是会经常被破功的深层次原因。
那么,我们除了在信念上不断精进,如何在操作上避免被轻易破功呢,我总结了“一二三四”法则:
不说杀伤力最大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
“我都是为了好”,这句话造成了多少关系的隔膜和破裂。为什么说这是一句杀伤力最大的话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说的人,看不见基于这种出发点只是纯粹站在自己而非对方的立场,其实是没效果的。
2.看不见对方的努力和辛苦。
3.每说一次破坏一次关系。
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会太坚持对于认知理性的对错,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三赢,三赢的最低的标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对方,不伤害世界。"把焦点放在效果上,而不是放在谁对谁错上。
从亲子角度来看,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
多使用双赢的万能句式
这个句式的套路是:描述事实+你的感受+你的期望。而且记得,套完就打住,说出后面介绍的那威力很大的三个字,不能就此解题发挥,喋喋不休。
比如你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上午的作业,等你下班回家,发现孩子一个字都没有做,都在玩游戏。在你的洪荒之力即将爆发的那一刻,可以深吸一口气,调整一下呼吸,把套路用起来,比如“妈妈看到你一个上午都没有做作业+妈妈觉得很生气+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说到做到的孩子”,然后再加上一句“你说呢?”
这个句式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给孩子下结论、扣帽子、贴标签,否则会立刻激起对方的辩解和反弹,造成沟通无法继续下去。
最容易说的三个字:“你说呢”
在做决定和你给出建议之后,可以使用这三个字,不但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还能有效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他足够的能力,能够有效地照顾自己,增长孩子的“见识”。“你说呢”让他自己找答案。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他冒险、遭遇挫折,家长可以陪他一起冒险。这好像小孩子学走路摔倒爬起,那孩子在探索学习中产生兴趣和乐趣。教会孩子做渔网,比现在他捕到什么鱼更重要。
通过这三个字,还可以引导孩子多想可能性,拒绝单线思维。即使一个回形针的用途、一条回家的路线都可以想多种的可能性。
四句话让所做事情更有效果
1.问自己,此时此刻我是谁?
辨别自己的身份,用动词,不要用名词。比如说老师的角色描述是帮助学员跟学问连接在一起的人,家长呢,可以说是,帮助孩子链接世界的人。
2.我想要什么效果?
3.你正在做什么?
4.你所做的是想要的吗?
在我们要被破功,洪荒之力要爆发的那一瞬间,要经常提醒自己,在破功后要检讨自己,这样情绪管理就不会很容易进入限制性信念的陷阱。
最后,“闭上嘴,迈开腿,写下来”也是处理情绪的一个很好的流程
杨威,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心理咨询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系,是信息技术领域专家。除了信息技术外,在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版有7本著作。近年来,关注心理学、心灵成长和家庭教育,提倡用管理学的严谨、心理学的温暖培养电脑般高效能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