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老的称谓,鲜活的文化

古老的称谓,鲜活的文化

作者: a优游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11:01 被阅读0次

    “称谓”在我国古代文化里,依据血脉远近、伦常亲疏,有着精确区分,叫法各有不同。

    这一点,在不同地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见过某长于写文的姐姐这样写:

    乡村叙事里,叫亲爹叫“大”,还要在称呼前冠一“俺”字,如同古代汉语的发语词,并无实质意义。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叫“大”,一出生就是这么叫,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呢?后来的一天,我十四岁的儿子命制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他说,“大”,指的是他的家庭功能。就是说,他是一家之长,一个家没有谁能够超越他的地位。

    接下来,这位姐姐赞同之外,又形象地表达了自家父亲在家里的权威,再次体现“大”的“大”,她这样描述:

    他这一解释,我一下子醍醐灌顶。在我的年少记忆里,俺大妥妥排在我家的第一位啊。他要是在家里咳嗽一声,我们几个小孩子都会浑身一颤,我二弟还会让脑袋保持原有角度,只把眼珠转过去,从而可以不动声色地窥测俺大的脸色。

    她这样解释,自有她的文化体察与自我阐释,但自幼与其同在一个省份的我,相隔不算远,同样的亲属关系,我们的叫法和理解就有较大差别。

    在我老家,叫自己的父亲为“伯”(音“白”)或“大”(按普通话发音,但为短促轻声),是根据其在本家同辈中的排行。

    如果父亲排行老大,亲子女称其“伯”;如果父亲排行靠后,就叫“大”。堂兄弟姊妹间称呼本家的男性长辈也都按这个排行叫,比自己父亲年长的叫“伯”、年轻的叫“大”;比自己父亲年轻但关系远一点的,比如街坊邻居,就叫“叔”。

    叫法称谓的不同,可理解为“十里不同俗”的一种表现,由此我们更知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以及从不同视角看同一问题时打破自我认知局限的作用。

    可是,个人的解读里,难免掺杂很多主观的东西,比如具体人性格的原因、具体家庭氛围的状况、特定个体之间关系的差异,这些都是造成与真相偏离,甚至导致解读的失真。

    说到称谓前冠以“俺”字,这令我想起当年写毕业论文时对某地方言的粗浅研究。

    甲地方言中,类似的,冠以“哇”音,离此地一小时车程的省会城市乙地则冠以“我”字。比如当面称自己的父亲,甲地喊“哇爹”,乙地喊“我爹”;若是以第三人称讲述自己父亲,甲地则称“哇家爹”,乙地则称“我家爹”。

    有关称谓的种种现象,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但从未专门记录过,今日记之,待来日时机成熟,再发酵钻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老的称谓,鲜活的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lg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