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男友在经历恋爱的艰难期,也有夸张说法是分手期。就是跨越最初未知的美好和探索,进入两性磨合期,很多恋情在这种时期容易分道扬镳。
有些事不是沟通就有用,感情和生活的平衡本来就很微妙。我们用自以为的忍让和受伤让对方和自己感受到压力和心烦,甚至一度让我们想要恢复以往的单身,因为不想为自己解释也不想再追问对方。哪怕我们知道不应该那么表达,但依旧在放下面具的轻松下脱口而出。最初在爱的美好感觉持续下,我们可以委屈自己。但随着工作生活的其他压力也一同出现时,可能逃开是一种本能选择。
我以为这两年一直走在自我体悟的路上,我想要改变让自己不快乐的恶性循环模式,我想要保持持续的良好情绪状态。我以为男朋友是吸引力法则赐给我的宝贝,可能现在我会觉得这是本我更深层次的反光镜。我可以体会爱的占有欲给彼此造成的困扰,但我依旧想要觉知自己的情绪、印痕的启动模式,只要被我发现,就能够让它们穿过我,那我就能更纯然地去爱周围的一切。
成人很容易用自己的经验模式去评估去判断,哪怕在沟通之中也容易强调自己被伤害的一面。其实只是迎合对方是很容易的,就是带着不同的假面把对方当成客人,爱这件事就变得容易和模糊,甚至我们只是满足了某种内心需求而愿意交换。蒋勋老师有一段视频中说了一句:痛是爱的本质。因为我们只要执着爱一个人、爱父母、爱孩子、爱朋友就要准备受苦,因为痛我们要放弃爱嘛,肯定不是。看起来多么矛盾的逻辑关系,其实这已经不是一种说的清楚的情感纠葛,唯有在其中沉浸修炼的人们才可能有一点自我心得,积累在这一辈子……
最近和男朋友一直在沟通之前没开口说过的误解,刚听到他说一些话时,我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我怎么可能是你说的这个样子!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反驳,但理性和情绪清理能让我起码继续听他说完。 当知当觉的情绪清理是我目前主修的项目,能够在当下觉知自我贪嗔痴慢疑的源代码和场景,找到它看着它,不做评价让它真正过去。
当亲密关系的课题显现时,我们究竟选择“战”还是“逃”,这是一个问题。勇于面对是能够让自己人生圆满的途径之一,暂时避开也可能是等待机缘化解的可能但终究不能跳过。面对一瞬间想要放弃的冲动和念头,我都会再多问自己一句:当初决定爱了的选择只是一时之间嘛,在此时解决不了的亲密关系问题,以后就靠断绝欢喜和拒绝开始度过余生嘛?修自己不要想着改变外面的人事,我们好了一切都会好的,这不是一句鸡汤,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