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贫穷,就会有求富的上进心。
图南共读书。
看书前:如果穿越了,要去汉代,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去唐代,感受万邦来朝。去宋代,体味风雅大宋。看书后,只要是升斗小民,哪个时间都没差别,上下之间遥不可及,我可能都活不到成年。
大概要了解的概念:
周秦之变: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秦朝与周相比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还是社会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税法、一条鞭法、青苗法、租庸调制。考试要考的。
和内容无关的优势,每一章的备注都是按照论文格式来的,历史类论文的参考书目不就有了吗?
有读书博主推荐:对秦朝到清朝十六个朝代经行解析。可以直接拉黑了,应该只看了目录分为16章。
一句话概括全书:秦统一六国后,接下来两千年的公司制度本质上是秦制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些核心思想大家懂得都懂,但是就是不摆在明面上,是底气也是枷锁。太阳底下无新事,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规律的本质是不变的。社会基本矛盾也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两千年间几十家公司、几百位总裁都采用秦制。表明秦制受到总裁集团的认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众多公司的破产和重组的背后,也表明了秦制的局限和不足。秦制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但是不可忽视诸多不可预测的外因。两者相互作用让一家公司坚如磐石又如履薄冰。
我最简单粗暴的理解,秦朝能统一六国的原因大概是,公司效益迅速提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散沙化和原子化的社会扁平结构,大约是符合管理学中扁平化结构企业的模式。优势有: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组织内信息畅通;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学者指出,此时秦的国家动员力比古罗马高出好几倍。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额外收益,必须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所有的公司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都差不多时,其中一家公司通过管理制度的调整,形成了超级高的动员力。员工的工资没有提高,但是公司的商品数量一下子变的巨多。最终这家公司的在市场上赢得越来越高的占有率,成功吞并了其他的公司。
商鞅和韩非子是懂马斯洛的。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网路上很多人自嘲,我现在对爱情、工作都无所谓了,只想搞钱。当所有员工的目标都只有单一的搞钱的时候,谁还会在乎一周的工作时间是不是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44个小时,谁还会在乎自己今天的仪容仪表是不是和谐。生存面前,生活脆弱到不堪一击。
皇族和官僚集团之间的拉扯、掌控者对百姓的思想导向等各方面有机结合是秦制的核心。三方势力在旷日持久的博弈中,虽然只一秒就让一家公司彻底崩盘,但是公司的倒闭又绝非一蹴而就。有趣的是,仁慈的历史却在一家公司倒闭后,马上让其他人注册了另一家公司。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听起来牛逼哄哄。就好像上市公司,全公司的人工资一平均,对比小公司的平均工资可好看太多了,甚至一些小公司的老板的收入可能都没大公司的平均工资高。人人都知道大公司福利待遇好,实际上可能大公司中职位最低的员工依然和其他小公司中职位最低的员工一样充斥了巨大的难堪,韭菜就要有做韭菜的觉悟。大家都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卑微的苟活,依然无法掩饰底层员工买不起房子的的事实。正如徐志胜调侃李诞,只要我们今年脱口秀的质量够高,李诞就能再换一辆新车。再有钱的城市也有贫民窟,他们的一晌繁华终究是我们的黄粱一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