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是全天下最为尊贵的,也是最不好做的。因此,历数古时所有皇帝,每个人对这个职位的看法都不相同。有的勤勉有加,励精图治,做出了一个盛世局面;有的宠信宦官,把偌大一个皇朝败落下来,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败家子;有的常年沉迷于女色,寻仙问道,把好好一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有的皇帝懒人做法,直接不加管理,造成百姓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皇帝存在。
在这其中,把懒这一做法,发扬光大到了极致,懒出了新境界,玩出了新艺术的人,要数明神宗朱翊钧了。因为懒,他直接三十多年不上朝,因为懒,放任大臣自己处理政事,结果可笑的是,这个家伙儿在位时间最长,长达48年,而且还没有宠信奸臣和宦官,在位期间居然风调雨顺,国泰明安。现在想来都是可笑,那么这位皇帝的一生该是怎样的呢?他的懒是怎样来的呢?
朱翊钧出生那年,父亲还未成皇,作为皇子,按理说应该是喜庆的。可惜不知道真的,他就是不受他爷爷嘉靖帝的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就连皇孙出生这件事儿,都没有人敢告诉他,直到5岁前,连名字都没有。可想而知,这时他的地位多么低下,我猜测,可能前世爷爷和他绝对有仇,不然哪会这样呢。
作为父亲穆宗的第三子,本来是没有什么机会当皇帝的,除非天下掉一大块馅饼才行,尽管父亲取名时,就对他抱有一定希望,但是祖宗之法不可废,传嫡不传幼的传统不能变。结果呢,也许是前世真的有福,他的大哥二哥相继早夭,只留下他和弟弟。因此没隔多久,爷爷一挂,父亲上位,他就被立为了皇太子。
本来优哉游哉的童年生活结束了。朱翊钧就在父亲的严加管束下,开始饱读诗书来,接受皇太子应有的教育来。譬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驾驭臣下,如何勤政爱民。可以这么说,在这一阶段,他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学习也颇为用功,收获也是极大,为以后登基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后来他即位后,每每与人谈起,总是说自己五岁开始就读书了,言语间流露出一股颇为自豪的神情来。
机遇来得倒也快,5年后,朱翊钧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父亲就驾崩了,临终前,托孤给了三位重臣。可惜,他一登基后,三位臣下如张居正等,就开始争权夺利起来。他呢,一个小皇帝,思想不成熟,期间受过一段蒙骗,经过了好一段时间,朝政才开始清明起来。后来,明朝在张居正的主持下,朱翊钧的大力支持下,在万历前10年,整个天下呈现出一股复兴的气象,一扫之前的颓丧之气。
可惜,运气总是不会一直在的,它需要我们一直努力去维护,去巩固。张居正死后,新政改革一下子陷入了停滞。而朱翊钧开始接手亲自抓了过来,由于某些方面原因,始终成效不大。加上这个时候开始的党争开始,混乱的局面,让他一时失措起来。
随后就开始了他懒人的一生来,后半世,长达30年,基本不上朝,有时国家大事,奏章呈上去,都是留中不发。大臣们一时不知道什么意思,开始各行其是。除非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时,这个时候,宫中的懒人皇帝,也仅仅是下一道旨意而已,而且这种行为基本屈指可数。
可想而知,万历后期,整个明朝的政府运作是怎样一副局面。不过可笑的是,在这期间,国家还打过三次大的战役,保卫了边疆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而整个天下还是一副清平模样,委实滑稽和可笑。做皇帝,懒成了朱翊钧这样,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也算一朵奇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