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书《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感触颇深。曾国藩前半生其实官场是不顺的,为什么后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呢?我觉得在听的过程中,“内省”这个词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愤世嫉俗、清高,其实很多内心里有大抱负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曾经。只是社会它就是个大染缸,它有它的规则。有句话说的好“人至清则无察,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我们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只有邪和正,那么我们是不会在这个社会里走的顺风顺水。
曾经的我也愤世嫉俗,看不惯各种蝇营狗苟,尤其是单位里那些溜须拍马能力远远高于工作能力的,可是又能如何呢?人家能升职加薪而我原地踏步,能力强成了多干活的借口。你有能力,你多干倒是成了理所应当,但到论功行赏的时候,跟你啥关系也没有。经历了此番后,就再也不愿全身心的为企业付出了。
当然,也有遇到眼明心亮的领导的时候。那时候公司里风气真是正的不行,可是好景不长,领导太耿直,企业还是走到了生存的边缘,后来整个行业特殊情况那段时间,终于还是倒下了。
今天听书,突然就明白了。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有些现象它是有存在必然性的。
曾国藩的大清朝,咸丰帝一登基也是清理贪污腐败,可是结果是什么呢?一抓一串,咸丰帝自己都害怕了,后来还是不得不放弃。臃肿污阻、贪污腐化的大清朝,即使有曾国藩这样的清流在,也避免不了在淤泥中妥协。
而我呢,我坚持在自己的清流中又得到了什么?我不送礼、不站队、不巴结领导、不阿谀奉承也不虚情假意的和不同道的人热热闹闹,只认真负责的做好工作,那么现在的状态便是我应得的结果。所以,如果不能像曾国藩那样改变,那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也没什么好愤世嫉俗的,既然选择了坚持清流,就得接受自己简单平凡过一生的结果。
年轻的时候,遇到不公平对待,总反省自己是不是工作没有做好。但是,走到现在终于不再那样反省,只是应该反省的时候有时候也忽略了。
今天突然明白,其实还有另一种自省,那便是:反省自己本身的成长和时间是否虚度,让自己的身心灵处在精神世界的高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