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罪·宿命

原罪·宿命

作者: clark125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5:37 被阅读0次

标签:读书


image.png-76.9kBimage.png-76.9kB

“人有权利不去听自己不喜欢的故事,因为,人最重要的一个长处,就是能为自己讲一个使自己踏实使自己偷快的故事。”

说来也怪,2019年的第一本书竟然是这么个标题,就好像2018年我做错了什么似的,在2019年会有多大的报应,这不,新闻里天天嚷嚷着裁员,股票比天气都糟糕,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的丢了工作。仿佛这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看不到一点喜悦的颜色。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还真不适合歇着,不是有句话么,最坏的时候也许就是最好的时候。就如同这本书的作者——史铁生。中学的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我与地坛》就是出自这位作家。说实话,写的什么我还真没记住,因为中学时候的课文凡是没有“背诵全文”的要求,那就一概不读。所以史铁生给我最多的记忆应该就是一位残疾人作家,就像张海迪等等。记忆中他成名的几篇文章都近似于描绘作者本人。《原罪·宿命》这本书也是如此,连标题都衬托出作者的不幸。

《宿命篇》主人公莫非是一位中学教师,有着娶到天仙娇妻的资本,胸怀大志,经历了一年半的艰辛成功获取录取和签证,准备出国留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可就在看完歌剧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因为光线阴暗压中一个路上的茄子而摔倒,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成下半身瘫痪。(颇有“馒头”的风范……)于是,命运从这一秒钟开始彻底改变。在所有梦想均已破灭后,开始以写作为生,成为一位知名作家。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沦落”,笑称自己如逼上梁山,落草为寇般。

初读这本书觉得有点时间错乱,好像最后一张插队应该是最前面的一篇,但是读完以后却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因为《宿命》的故事就是描绘了作者本人。那一代人在遭遇种种不幸之后,最终得到了什么。种种反思,这到底是肉体的不幸还是本就应该是宿命,值不值得赌上一生去看到命运的改变?

也罢,2019年已然开始,日积月累的努力终会有让我们热泪盈眶的那一刻。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相关文章

  • 原罪·宿命

    标签:读书 “人有权利不去听自己不喜欢的故事,因为,人最重要的一个长处,就是能为自己讲一个使自己踏实使自己偷快的故...

  • 第一章 原始之恶

    一个人得要对生活有多失望,才会选择割腕这种方式自杀。 原罪,与生俱来的罪之宿命。 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

  • 「无聊」

    人脑不是对事物敏感,而是对事物的变化敏感。 这是人脑基本的运作原理,也是人类的宿命。这是真正的原罪——原初的、不可...

  • 论意识

    最近在看《源氏物语》这本书,看到对于人性的进化“无常意识”,“原罪意识”,“宿命意识”。这三种结合人与事的发展...

  • 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

    “…我们倒要看你找个什么样的天仙。” 说这话的,是给莫非提亲的人。莫非,史铁生《原罪 宿命》里的主人公,给他提亲的...

  • 人和神

    他说人有七原罪我说人拥有一切他讽刺一切都不属于人我说众生的宿命并不同一他问是谁定义了人的宿命我说,是你他问,所以我...

  • 拉斐尔的画中哲思:管窥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意志”之争

    从“自由意志”为原点出发,引出以“神的恩宠”、“人的宿命”和“原罪的产生”为主题的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我们可以重构...

  • 原生家庭的伤,让你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原生家庭的伤,让你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不是宿命论。有些创伤它是动力,是养分,让你成为参天大树前...

  • 失眠

    失眠的原罪是寂寞,寂寞的原罪是空虚,空虚的原罪是不主动,不主动的原罪是懦弱,懦弱的原罪是自私,自私的原罪是阴影,阴...

  • 无我之你

    你曾孺慕各种宗教, 那神坛上的偶像, 句句话都让众生无明, 世间的一切算什么? 你是个原罪,有关宿命。 你曾孺慕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罪·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of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