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化作一纸信笺寄我以相约,相约墨笔诗文;你化作一湖秋水邀我以相聚,相聚山水词话;你化作一汪书海唤我以相知,相知史记书卷。
相约。
欲近岁末,天气愈加寒冷,我也不喜外出,静静蜷缩在书房里,就着一杯腊梅花茶,翻开了书页,穿越到了盛唐,又偷渡到大宋,然后听着元曲,品着明清小说。
轩窗外的红梅开的正艳,案几上的翠兰依旧不失风度,墙上挂着的水墨竹林是那般静谧,手里捧着五柳先生的《归园田居》仿佛身临南山,东篱采菊。
如果说寒梅的冷艳清高是凌寒独自开,我愿化作枝头那一点红梅,享受满天雪花飞舞悄落芯蕊的浪漫温情,给生活添一份情趣;如果说幽兰的孤傲自持是孤芳不自赏,我愿化作空谷中那一株香兰,感受着将清逸芬香弥漫整个山谷的妙趣横生,给生活添一种意义;如果说青竹的劲节风骨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愿化作幽篁里那一节苍竹,谱写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禅意人生,给生活添一份豁达;如果说淡菊的典雅高洁是此花开尽更无花,我愿化作东篱下那一枝雅菊,描绘一方小院一矮篱,一墨山水一诗词的惬意人生,给生活添一丝淡泊。
相聚。
立春那天我随母亲来到了外婆家。这个偏僻的村庄依山傍水,山脉连绵起伏延至天边,门前那条小溪流蜿蜒曲折流向村口的那宁静的湖泊。路边的小草冒出了脑袋,野花结出了小花蕾,屋檐上燕子筑了新巢,恰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幅早春图画在我眼前尽绽柔情。我搬来椅子,坐在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下,一本《相思莫相负》就足够我打发这半天的时光。
灶台旁,外婆正忙活着做饭。其实,我最喜外婆做的莲子羹。小时候,每到骄阳似火的仲夏,我们几个孩童总爱跑到山谷里的池潭戏水打闹,玩累了,外婆的莲子羹便是我们最期待的点心,清香脆甜,美味可口。后来,大家都异地求学,去了大城市,唯有最笨的我还会来到山谷里,来到这池潭回忆那些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暮春时,带着《桃花源记》,想要寻到一处蓬莱仙境,与某位高僧对弈闲谈;仲夏时,带着《小石潭记》,想要找寻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秋分时,带着《王摩诘诗集》,思念儿时的玩伴,体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伤情;寒冬时,带着《月小似眉弯》,感受沈眉弯的冷艳傲骨。深似海的宫中只有她守着月央宫,题一句“春寒知柳瘦,月小似眉弯”;面对紫金城,吟一句“平生冰作骨,无花自也香”;最后在翠梅庵应验当年那句“君成千里客,我作葬花人”。生活就是这样,有欢喜,有悲凉,有乐趣,有伤感。山水诗词,五味生活。
相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寻着你的呼唤,我来到了图书馆寻找“珍宝”。
白落梅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平静了我那颗浮躁不安、狂傲自大的心,让我懂得了宁静致远、天道酬勤。当我读完楚林的《遇见最美的本草》才懂得本草可医疾患,文字可治心伤,以文字煮本草,可济世事沧桑。陪伴是最浪漫的告白,书信事最美好的回忆,或许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也想表达这一点吧。走进《仓央嘉措》我才知道,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情郎。纵然他知晓“世间安得双全法”,却问红尘,怎样才可以“不负如来不负卿”。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生活之中何不如此,有舍才有得。
阅读,感谢在生活遇见你。因为刚好遇见你,我才能充实生活中的闲暇时光;因为刚好遇见你,我才能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为刚好遇见你,我才能领悟生活中的悲喜忧欢。
相约之时,我是一个腼腆的少女;相聚之际,我是一个柔情的少女;相知之后,我是一个成熟的少女。
阅读,在生活中,我用墨笔写下娟娟细语,寄你以缕缕相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