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有感
从未有过这样一所学校,它只存在过八年,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峰。
骑着毛驴上大学
那是个荒芜而又破败的时代,连活着都成了一件奢靡的事情,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从五湖四海纷纷涌来,来到这个以茅草为瓦,以茅草为墙,上无寸土,下无瓦片的大学。
联大的教授,本该享受着优越的待遇,文质彬彬,玉树临风,可来到昆明后,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将与贫困划上等号。一日,闻一多走在街上,一个乞丐向他乞讨,他被缠得不耐烦,便告诉对方“我是教授,我没有钱。”乞丐当即扬长而去,再不回头,因为连乞丐都知道,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其他教授的日子,亦并不曾好过半分。校长梅贻琦的夫人韩咏梅挎着篮子在街上卖糕点,怕磨坏袜子便光着脚,赤足走在地上;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每天不得不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屋子被炸后,只好到西郊普吉附近找了个牛圈,把牛圈上头堆草的楼棚租下来,牛住下头,华罗庚一家住上头。
他们有其他选择么?有!他们大可以为日本效命,继续享受锦衣玉食的待遇,可他们放弃了,他们来到了这个破败的地方,然后成为了这儿唯一的光。
坚卓刚毅
坚卓刚毅四个字,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校训,它早已融入每一个联大人的血脉中。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日机轰炸,为了安全,教授们住的很是分散,每天都要赶十多里的路去上学,可刘文典说,“我宁愿被日机炸死,也不能缺课。”1942年,教育部决定给25位兼行政职务的名教授,每人发放一笔“特别办公费”,但25位名教授联名致函拒绝:“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
十儒九丐,薪水尤低于舆台,故虽啼饥号寒,而不致因不均而滋怨。”
这就是刚毅坚卓,这就是文人风骨。
如云如山如海,自然自由自在
联大没有升旗早操,也没有纪念周训话,没有新生军训,更不会灌输校史。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重心所寄,在通而不在专。” 联大知晓学术的生命力在于自由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追寻真理,而且可以用否定性、破坏性的,或者是相对主义的结论,无拘无束的进行研究。这样的学校如何不让人心生向往?联大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她就是大学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衙门。
联大,她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联大已逝,可联大的风骨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