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读书心得自我修养
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上篇)

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上篇)

作者: 何舒卉 | 来源:发表于2016-10-22 20:29 被阅读963次
    何舒卉/文

    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我们一生可以活很多辈子的。

    只有靠自己的行动才能改变自己。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获得重生 —— 对我们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至少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第一年可以像苍蝇一样左冲右突,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像蜜蜂一样,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飞行。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刻意训练并不依赖任何运气,只要付出就有收获。越是早期,越应该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磨练技能)。我们就是相信学识决定一切。

    我们相信一切的努力都遵循复利效应,只要有耐心,通过积累,就可以达到之前无法想象的效果。

    学习其实很简单,核心只不过是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概念,不断总结与之相关的方法论。这样的朴素总结,使得我们很容易量化自己的进步 —— 看看自己过去一段时间里习得、打磨的概念与方法论数量就可以了。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也很清楚:生活没有随之改变,就是没学会、没学好 —— 因为只有践行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手段。我们不需要榜样,我们要成为他人的榜样。

    我们要经常全无功利地学习 —— 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意外好运。我们向任何人学习,只要他们有长处,我们知道研究别人的失败比研究别人的成功更有价值。

    我们珍爱家人,知道那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关联。我们珍惜朋友,清楚他们的价值,也时时刻刻在寻找战友;我们寻找共同的价值取向,我们渴望改变自己,也渴望与战友共同参与到这个世界的逐步变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努力把学习变成乐趣,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下一代 —— 聪明不能通过基因遗传,但绝对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

    我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情绪之中,我们会用时间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情。

    “新生”,在这里是双关语:

    * “新的学生”:我的一生只有一个职业 —— 学生,这个社群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

    * “新一辈子”:我们相信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 —— 可以做很多事情,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很多年来,我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重生的手段倒也简单:学习。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

    因为时间其实不可管理,所以还是最好管管自己罢。而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耐心等待正确的结果出现。

    我是一个长期主动持续升级自己的人,我也乐此不彼。并不觉得这有多辛苦,这有多枯燥 —— 还有什么能比进步更令人开心的呢?

    很多道理上清楚正确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真的去做。

    努力和坚持真的并不算资本,因为那本来就是应该的。

    我做过七年的老师,那些年的经历告诉我,绝大多数人,差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和一点点的训练 —— 如若他真的有一颗不甘的心。恰当的机会、恰当的训练,就是可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 —— 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重生”。

    在我眼里,所谓的鸡汤,其实正确的概念名称应该是:进步方法论。

    一、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复利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句: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继承资产,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我们运气真的很好。

    我们恰恰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且越来越容易、且变现金额越来越大的时代。

    商业的核心就是赚钱,赚大钱的模式就是寻找这样(复利模式)的曲线。

    二、最根本的学习与创作:践行

    践行就是实践与行动。想到了,就去做,做到了,才算践行,做不到,没用。

    每天都要成长,每天都要进步 —— 这就是我的工作。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 ——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 —— 这就是践行。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坚持”的事儿,这只是“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事儿而已。

    想要看到复利的效果,就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越往后效果越显著。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于是,就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

    有一句话,特好玩,也是对的:

    每个人都是出生的时候,都只能是原创。结果,绝大多数人活着活着就一不小心把自己活成了盗版。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与创作。

    三、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

    上学的时候,我的书看起来一直都是新的,因为我习惯了开学拿回来新书之后,先把每一章的概念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下来,而后就把书扔在那里,偶尔听听课,偶尔跟着做做题就完事儿了。

    那时候我就跟朋友说,赚钱一定要快,不是因为我们贪,是因为我们懂道理,物理书上说的,想要摆脱地心引力飞出去,得超过第二宇宙速度。

    赚钱慢是一种罪,原罪。

    因为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相对来看太狠了,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你赚钱少,你赚钱慢,你就永远“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林林总总包括很多,主要包括:

    * 无继承资产

    * 债务与利息

    * 欺骗与背叛

    * 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

    * 税务与保险

    * 必需品开支

    到了今天,我常常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聊天,如果一定要让我分享什么有用的经验的话,我就会告诉他们:

    “赚钱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飞不出去。”

    既然商业计划就是赚钱计划,这样朴素的描述,使得衡量商业计划的标准特别简单:

    * 你可能赚到多少钱?

    * 你最快多久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那时候自己太笨,乃至于在创业、投资的时候竟然没有把赚钱的数量和速度放在第一位…… 愧对投资人不说,更愧对的是自己啊!

    四、我在互联网上度过的那两辈子……

    许多年过去,我最正确的判断之一是:

    我一直认为使用实名是划算的。

    “个人品牌”的积累,从使用实名那一瞬间开始。

    这是 2007 年 2 月份,寒假班结束,我开始写《管理我的时间》—— 就是后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个名称的改变,体现了一个有趣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幡然醒悟。所以,写作常常是给自己创造灵感的过程;而人们总以为要有灵感才能写作,大错啊!

    灵感更多的时候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创作的起点。

    那些反对你的和辱骂你的留言和评论,作用很多:

    * 给你一些线索去理解那些人的思考方式;

    * 偶尔你会发现自己的表达不清楚才招致误解;

    * 还有些时候恰恰因为它们的存在而能确认自己确实是对的……

    绝对不删除任何评论,在那几年里给我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性情真的淡定起来,开始变得很难生气或者难过。

    我今天的写作能力也是通过很长很长时间才磨炼出来的。

    五、我的几段个人经历以及一点总结

    你的苦没人知道。所以,从此坚决不抱怨。

    关键时刻,谁都帮不上忙,只能靠自己。

    情绪与目标无关,相对于“达成目标”只有行动才是相关事件。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差一点成功了。

    六、主动选择 —— 重生的关键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卖我自己创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但我知道我要成为一个有创造产品能力的人。

    在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在自己依然非常渺小的情况下,生活不会给你什么机会让你选择,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生活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这已经是很坚强的态度了。

    所有的重生都是主动的选择。事实上,我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刚才已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一生随波逐流,一生逆来顺受,算不上活着,甚至生不如死。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人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七、这些年里我到底干过多少蠢事……

    再后来读到 Carol Dweck 教授的理论,心有戚戚焉。她认为人对能力和智力的看法分为两种(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1999)3:

    * entity view (实体论)

    * incremental view(渐进论)

    实体论者相信能力和智力都是固定的(至少是有固定上限的),而渐进论者知道能力和智力都是逐步积累获得的(甚至是没有上限的)。这两种观念带来的差异无法想象地巨大。

    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自信,而不是对自己的现状自信……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 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我能够真心为了别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说明我终于有了真正的自信。

    八、我当初是怎样错过一辈子的

    人与人的差异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上面让我错过一辈子的,就是个落后的观念:

    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 ,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九、我们必须持续地主动升级我们自己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然而,人毕竟不是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像联网升级操作系统一样升级自己的硬件 —— 人相对来看就有优势了:

    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升级我们自己的硬件……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不仅是可以升级的,而且升级空间实际上也是非常惊人的 —— 虽然可能有个上限。

    事实上,所有的体育运动本质上都是在升级“硬件”。熟练使用工具,也是“升级”硬件的一种方法。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很多人学会开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体验到方向盘好像已经是自己身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像使用手脚一样使用方向盘,“随心所欲”。

    十、类比及其方法论

    我们必须持续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是《新生》中最重要的类比。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科学确实是由信息构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砖头盖的一样。可问题在于,正如仅仅一堆砖头放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其为房子一样,一堆信息放在一块儿就叫科学,有点不像话……

    2015 年年初的时候,我把 YC 创业课(CS183B) 反复看了很多遍,很精彩的课程,很强大的分享。有个好玩的现象就是,其中几乎所有的讲者都格外擅长类比。

    除此之外,类比也常常是产生“融会贯通”的手段。 这里涉及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技巧: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反向类比应用。这种思考多了,会很自然地产生“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之前提到的“重力加速度”与“赚钱速度”之间的类比,就是这种思考模式的结果。

    十一、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我们的大脑里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它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地、持续地升级。而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构成,我们要持续升级的只不过是:

    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

    概念是一切知识架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 —— 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 —— 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

    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幸运 —— 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刚上初一的时候,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小时候,领回来教材,第一件事儿不是去“包书皮”,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随后直接死记硬背到脑子里……

    是否完全理解并不重要。那些将要通过学习、理解、应用、练习等手段消化吸收的概念早已经一个字不差地记在脑子里,所以我可以随时调用,没有死记硬背过的人却不一定能随时调用 —— 他们不去翻一下书断然想不起来完整具体的定义。

    这个“可随时调用”很重要。这就好像信息放在内存里,还是硬盘里,抑或云端,对中央处理器来说(CPU)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要等到从云端下载到本地再处理,我却可以直接调用 —— 这不仅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效率而大大提升的“累计应用次数”,这是看不见的差异,有着虽然完全看不见却又真真切切存在的巨大威力。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 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比如,今天的人们普遍还是自然而然地使用“上火”这个概念……其实,“上火”就是一个早就应该抛弃了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炎症”,或者“维生素供应不足”。

    随便举个例子:阅读速度。基于这个原本就毫无意义的概念,很多人痛苦了一辈子,苦苦思索:

    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然后,还有人赚了一辈子钱,教别人根本做不到、其实做到了也没意义的事情:

    快速阅读、急速阅读……

    其实啊,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

    理解速度。

    输入是为了处理啊,胡乱处理,甚至无法处理,输入了也没用啊!读书不是吃东西啊,读书就算有点像吃东西,那也是要消化了之后再排泄啊!不消化很难受的好不好?若是阅读速度快就可以了的话,那么谁都拼不过复印机了罢?开什么玩笑?!

    我们的脑子里 —— 就是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判断某本书实在太好了的时候,会在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干脆朗读一遍的原因 —— 有意放慢输入速度,可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为从容,更为充分。

    在我眼里,聪明人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在我眼里,笨蛋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概念…… 方法论完全无从谈起。(并不见得处处平庸)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 —— 省的丢人。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显而易见,第二种人的成长空间更大 ——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第一种人与第二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底层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不同: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

    *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仅仅切换一下关注的焦点,就开启了走向更聪明的道路,有这么简单吗?!的确就这么简单!连变聪明都很简单啊: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那高达 43% 的被提高的死亡危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

    换言之,那些不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尽管也遭遇了同样大的压力,却实际上没受到什么影响 —— 事实上,这些人相反恰恰是整个受调查人群中死亡率最低的。

    研究者的结论是: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换言之:

    “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慢慢吓死的……”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我们不是天生就属于某一个类型的,都是靠积累培养出来的取向。成为一个进取型的人,就是可习得、可积累的。

    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所使用的概念进行审视,优化,对其更新换代,其实就是在“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

    *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实践的深入,最终,你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触: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

    十二、非议、争论,与鄙视链

    * 所谓的“超常的应急反应”其实是可以提前通过各种假想和预演提前反复练习的……

    地位变了,格局就变了。很快就发现所谓的非议,是用来欺负弱者的 —— 那些混蛋们根本不敢对明显的强者有所非议,因为他们知道随后的报复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我领悟了人生第一个重要道理: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

    于是,面对非议的时候,

    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再反过来,面对非议你居然需要辩解的这个事实,从另外一个侧面会暴露另外一个事实:你就是不够强。

    自己错了,就承认,并且想办法承担后果 —— 我觉得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而别人错了,承认与承担都是别人的事情,用不着我去操心;如果那错造成了我的损失,可也无法上升到法律保护高度,那我就懒得追究 —— 因为我自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为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样的地方,甚至连生气的必要都没有,大好的人生在等着自己,哪里有功夫理会那些?

    有些人性格纠结,根源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认真梳理过自己的选择,甚至从未想过价值究竟是什么,他们当然不可能像另外一些人一样,不仅时常梳理,还经常为了保持一致而不断重新选择。

    最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得到了印证自己想法的结果。

    当我开始觉得争论完全是浪费时间的时候,才开始反应过来,原来讨论和争论并不一回事儿,有核心上的差异:

    *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一旦归结到这里,就反应过来了,争论是完全无用的,因为其实很难达到效果;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 自己的进步才最重要,不是吗?

    绝大多数人,都采用相同的捷径处理争议 —— 这就是“人微言轻”的根源。重要的人物说话,著名的人物说话,都是自然而然“有份量”的,普通人说的话,就是次要的,没有份量的…… 这是无法纠正的习惯,与之作对,就是自寻死路。想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既然人尚微,就莫不如先不说话,专心做事,专心积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貌似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等我开始放弃争论,最多跟别人偶尔讨论一下,这种习惯慢慢养成之后,才有了深入反思的机会:

    争论的冲动常常来于自己的弱小。

    争论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它妨碍自己成为一个清醒淡定的人 —— 这可能造成的自我伤害太大了,必须彻底根除。

    的思考和选择,再后来我在建立社群的时候,通常都有这样的群规:

    只允许讨论,不允许争论。

    *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想得清楚;

    *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让彻底说服对方;

    产生争吵,无仲裁,直接将双方全部移出社群,退群不退费。

    十三、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

    计算机是由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极少数人 —— 比例上来看可能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 发明并持续研究完善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小规矩:

    * 我要做好至少尝试确认三次是否真的可以开始沟通;

    *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某种方式上;

    * 我要有个办法确认每次沟通确实成功;

    * 如果事儿足够大,我就会切块,分步沟通;

    * 总而言之每个环节上都一定要有清楚的确认机制……

    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沉得住气,其实是学识 —— 学识决定一切。

    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经常带着夫人一起研究别的夫妻为什么吵架。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 底层概念差异

    * 主次不分

    * 价值观不同

    * 立场不同

    * 历史不同

    * 无仲裁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

    * 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

    * 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幸运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差别只不过是,自己是否意识到,自己愿不愿意,自己是否有意愿主动持续地升级……当然,有人已经“无法升级”,但说实话,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保持对异性的魅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当年我教书的时候,之所以被学生“感觉教得好”,无非就是相当于我在脑子里开启了一个与他们一样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所以我知道他们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才有清楚的解决方案啊……

    十四、其实跟外人也很少吵架……

    首先,不能生气。不生气是很好的武器。发生什么事儿,都没必要生气,生气不解决问题。想明白最重要。想明白会导致性情平和。想想就知道了,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当期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我的意思是说,“负面的复利效应”……

    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偶尔提高嗓门,其实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其实并不是真生气,所以可以收放自如。

    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这话非常重要,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这句话有神奇的效果,不信你试试。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只挑重要的说,只说绝对占理的事儿 —— 对方哪里最站不住脚,确定了之后,就只咬住那里不放 —— 直至问题被解决。

    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

    十五、什么是朋友?

    生活中的每个概念都需要审视、清理、升级、再重新审视、重新清理、再次升级的。

    当我回头望过去的时候,虽然从小交下的老朋友其实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是我自己主动保持联系所以才一直有联系的。维系交往,是耗费时间精力的,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也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朋友的定义,在我这里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我这里,所谓的朋友是: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的存在,朋友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我对在这个阶段能够交到的朋友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所以,我一向在做事的时候都尽量去选择那种“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事情,讲课啊,写书啊,做网站啊,都是这种,我自己就能做好,不会的我就去学,多难都必须自己学会,时间多不够用都要挤出来去学必要技能,许多年来我就是这样的。于是,在那个阶段里,我与我的绝大多数朋友,我们之间的联系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联系。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在老朋友身上要花时间。

    大概十年前,刚认识霍炬的时候,发现他有个跟我差不多的习惯 —— 每隔一段时间,就腾出一下午时间来认真整理一遍通讯录 —— 我们俩几乎瞬间交情更深了,因为大家相互觉得是一类人。我的这个习惯使得我是那个更经常主动联络的人。维系任何一个关系,都需要有一个主动的人存在,否则,总会渐渐淡忘。这当然也是很多朋友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能跟我保持联系的重要原因。

    甄别什么样的人值得花时间成为朋友。

    什么叫“闯荡江湖”啊?就是离家走南闯北谋生活呗。那你就是闯江湖的人。走南闯北,要会识人。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十六、成为一个有战友的人

    除了自身成长之外,我觉得“寻找战友”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我们都是有追求有梦想要去实现的人啊,我们都是为了追求和梦想必定要去战斗的人啊!

    不能做朋友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战友的。所以,有潜力可以成为战友的人,和有潜力能作为朋友的人是一样的,需要起码三个特征:

    * 一技之长

    * 追求进步

    * 真诚热情

    连一技之长都没有的人,是没有战斗力的,当“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相当于手无寸铁,甚至手无缚鸡之力,无用之人。不追求进步的人,不学习的人,甚至舍不得钱买书的人,是不会有更强的战斗力的。不真诚的人,是不可能跟你同甘共苦的,又如何与你出生入死呢

    朋友不会自动变为战友。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朋友才可能转变成战友:

    * 共同目标

    * 并肩战斗

    * 共享成果

    所谓战斗力,长期来看,是脑力,而不是体力,核心是学习能力。要先把自己变成战士,然后才有资格寻找到其他的战士,找到共同目标之后,成为战友,达成成就。

    所谓的领导力,其实就是带着战友战斗,然后自己成长,也帮助他们成长,帮助战友再找到战友……两三个层级下来,就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团队。

    大多数社交是无效的,只因为大多数人不明白,那样得来的,常常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战友 —— 人和人的差别就是这么简单,却也就是那么巨大。

    十七、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

    找利润高的东西卖

    既然卖东西是耗费时间精力的,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有上限的,于是,卖利润低的东西就是亏的。薄利多销也是一种策略,但我总觉得你得是个厂主这个策略才有意义。

    我有个朴素的经验:哪里不够透明,哪里就可能有高利润 —— 二十多年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润差。

    只卖贵的东西。既然卖东西是耗费时间精力的,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有上限的,于是,卖售价低的东西是不那么划算的。

    我尝试着卖贵的东西,后来开始尽量卖贵的东西,最后只卖贵的东西,甚至只卖最贵的东西。

    跟客户打交道多了,就会发现只关注价格的那些人事儿多、特别多,而只关注价格的那些人基本上全都是性格纠结的 —— 这不是歧视,这只是陈述事实。

    在那个时期,我悟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那些买了东西之后就不见了,从来没有再来找过你的客户其实是真正的优质客户,要主动联络他们,要认真对待他们,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对。同样的电脑卖出去几百台,就是有些人的电脑总是出问题,对,真的总是他们…… 他们的电脑真的有质量问题吗?我开始怀疑其实是这些客户的脑子有问题。可是绝大多数销售并不懂这事儿,也没仔细想过这事儿,于是,他们的做法最终其实是,谁找他就应付谁,谁对他真好他就欺负谁 —— 笨蛋。

    必须挑出确实好的东西卖。

    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反过来挑选客户” —— 大家都认为客户多多益善。我懒得解释。对不理解我的人解释,“你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方理解不能啊!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时间精力宝贵,也真觉不到啊……

    卖贵的东西,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负担,就是那东西既然贵,就要真好。

    做出真正好的东西,销售就好像是不存在了一样,放在那里就行 ——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

    最好的东西是不用讲道理的

    把东西做到真好,直至最好,其实是最省心、最省时的方法论。它若是真的已经最好了,任何“推销”都是没必要的。不用费心给别人理论为什么我这个东西最好,也不用理论为什么你一定要买我的东西…… 完全不用。

    销售的终极技巧

    我认为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物资极为丰富的时代,这是个任何人都可以光明正大赚到足够多钱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没必要偷偷摸摸地赚钱,没必要昧着良心做事,没必要靠着雕虫小计讨生活。

    直至今天,做了二十年优秀销售之后的我,如果被问及“终极销售技巧究竟是什么?”的话,我会这样回答:

    我希望这不是技巧。这应该只是一个习惯:把客户真的当作好朋友。

    那些酒肉朋友,那些平日里跟你热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靠不住的。

    光环效应

    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往往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世上看起来最好的一种状态:

    头上有光环。

    十八、如何克制自己的“推销”欲望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并不理解你的真诚。

    那次,我多少带着怨气离开的。可没多久,我也想明白了:

    真诚这个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甚至不像是真的。

    想通之后,觉得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做出来的真诚,甚至不用说。

    说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就是这样。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十九、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每个人一生(若干辈子)的福祉,全靠它了。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烦恼,就痛苦;同样遇到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能解决,那你就高人一等;别人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有个很重要的概念,“Persistent Problems”(永存问题),指那些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好像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

    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 ,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而这样的时候也确实有能力关注更细的细节,否则,本末倒置,一无所是。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学习本来是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因此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有些问题,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在意识到的那一瞬间,就等于放下来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摆脱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这些年来,我脑子里有太多“不一样”的观念:

    *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二十、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至于那好运是什么,不知道,但它就是会发生的,这事儿你必须提前知道。 我真的相信惊喜是可以创造的,而且从一开始就笃信这事儿。

    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为什么小的时候倒霉事儿相对较多呢?在我看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 没能力和实力做出 主动的选择

    * 没有足够完善的逻辑思考能力

    在我看来, 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笃信逻辑,精于推演,是 活在未来的关键。有些事情,有些选择,在做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倒霉,这样的事情不能去做。

    开放

    不要给自己建造围墙。

    围墙的作用除了可能提供一些庇护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让别人走不进来、也让你走不出去。

    持续学习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每个真正习得过技能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出惊叹:

    真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用上!

    简单,

    学习 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 概念 。

    这在之前已经说过。那么为什么持续学习一定会产生好运和惊喜呢?理由也很简单,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若是你脑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无几,他们之间有什么连接价值啊?就算有连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呢?这道理是不是很浅显?

    所以,学习的定义,在我的操作系统也是不一样的: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连接

    前面已经提到, 只有节点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出现。 概念如此,那么,掌握概念的人们更是如此罢。这曾是我的猜想,现在是我的方法论。

    要想办法认识很多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的人。只有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识别出他们。

    可能是坐下来喝茶,也可能是读对方的文字,更可能是长期观察。甄别出那些有属于自己的高效操作系统的人,甄别出那些愿意打磨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人,遇到了,必须 马上连接。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曾经提到过学习的时候不要问有什么用,因为不一定在将来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本质上来看,这也是一种放弃直接因果判断,利用一定的随机性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成果这东西,跟之前提到的“连接”啊、“节点”啊一样,越多越好,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有这么七个: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2.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3. 保持开放

    4. 持续学习

    5. 创造更多的连接

    6. 保留适当的随机

    7.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我是何舒卉。

    白天是三尺讲台教书匠,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关注我、点个赞或者打赏点吧!

    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uh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