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读书心得我喜欢的
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下篇)

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下篇)

作者: 何舒卉 | 来源:发表于2016-10-23 20:02 被阅读115次
    何舒卉/文

    二十一、如何回避坏运气

    当人们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的时候,通常有两个要素在起作用:

    * 技能

    * 运气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成功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

    成功 = 技能 + 运气

    长期来看,运气时好时坏,那么运气最终会被抵消掉,所以,到底还是技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前提是技能值要高到不可能被坏运气变成负数。

    在这里,我们正在讨论的所谓“运气”,是完全不可控的,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也可能是“0” —— 即,什么影响都没发生。

    与之相对,技能却是可控的 —— 通过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绝大多数技能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于是,由此直接可以想到的应对策略是:

    通过选择来回避坏运气。

    选择很重要。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讲,人生就是选择。对于选择这件事,我的好朋友铁岭有个精彩的陈述:

    所谓的(创业)成功,无非是解答题高手作对了选择题。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层面做出更优的选择:

    * 提高技能值

    * 降低坏运气的绝对值

    或者换个说法:

    在“技能-运气”的横轴上,尽量选择去做靠近左端的活动,就是那些更多依赖技能,更少依赖运气的活动。

    再换个说法:

    在技能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指望运气。因为坏运气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格外可怕。

    所以说,学习(磨练技能)永远是创造惊喜的最根本手段:

    * 当坏运气发生的时候,有能力抵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因为那些没有干掉我们的事儿会使我们变得更强(“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有首歌的歌名就是这句话。)……

    * 若是没有能力抵御、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就铁板钉钉,又因为“因此要提前出局”所以要蒙受的损失大到无法估量……

    二十二、切换模式: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凡事儿多琢磨一会儿。一旦真开始想了(思考),就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收获多起来之后,遇到重要的事儿,一般都舍不得不想 —— 知道不多想想就会吃亏的。

    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 。我知道自己尚未建立“正确的敏感” —— 如果在这新的世界里,“光”能够指引“方向”,那么我知道我刚冲进来,甚至不知道“光”是什么,也不知道“光”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这里跟我一块儿飞来飞去的,谁是苍蝇,谁是蜜蜂,事实上它们都长得差不多…… 所以,在我找到“门道”之前,我就是一只苍蝇,乱打乱撞实际上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策略。

    每次都一样,在一顿乱打乱撞之后,总是能突然之间找到“门道”。做销售,很快发现信任最重要;做教育很快发现榜样很重要;做留学咨询很快发现家长才是客户;做电商导流很快发现反向筛选客户很重要;做比特币很快发现买进来且拿住才最重要;做互联网创业早期项目投资很快发现行研最重要…… 我现在杀回在线教育,发现什么最重要?不告诉你,等我做完、做好再说,否则说了也白说,没意义。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 既然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敏感,那就应该不断打磨那个敏感,让那个敏感为己所用,让自己飞得更远、更高。这并不排除另外一个可能性,因为我现在已经“飞出去”了,没多久,我可能就又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于是,当我撞到什么,头晕目眩的时候,一个机制被触发,我就会提醒自己,问自己,这是什么地方?哪儿不对?莫非这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又会把自己调到“苍蝇模式”……

    二十三、调整焦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

    为什么随着大势成长起来的永远是极少数呢?

    大多数人没有那样好的运气。 当一个大的趋势来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即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那大势如何为己所用。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种肤浅评价的出现,让我感觉大势真的要发挥作用了。某种意义上,马云的总结很精准: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开始有足够数量的人看不起某种因新趋势的存在而产生的行为模式的时候,基本上总是那个趋势要发力的时间点。

    于是,我开始动脑思考了。这样的时候,我总是要调用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论, 转换焦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

    *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结果常常是,几乎所有的大势其实都与我没关系……

    把焦点放在大势自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常常是一样的:** 必须跨界** —— 自己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常常与那大势完全没有关系,也并不适合与那大势共存。某个大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其他的事情更适合“顺势而为”,万一那些特定的事情恰恰是自己正在做的,或者是最擅长做的,那真是天大的运气;可这种天大的运气从来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可问题在于,有另外一些人,可能是极少数,比如我,是那种 有办法、有能力让自己变得运气足够好的人 —— 源自于我们有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 我们不断升级概念和方法论

    * 我们多任务运行

    * 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切换不同的模式

    * 我们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转换不同的焦点……

    我们就是那种勤于深入思考的人,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就是那种践行者。想到,就要琢磨清楚;搞明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继续思考,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行动中主动创造各种好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 主动选择”了。

    我开始认真思考一个概念:“ IP 多维化 ”。只有一个维度的 IP,没有足够强大的商业潜力,最终只能沦为“发发广告收点钱”的奴隶 —— 这几乎是最没前途的商业模式。好的 IP 从来都是可以锻造出多个维度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是整个征程的起点。事实上,这就是我在多年后不可能再是一个托福培训教师的根本原因。每当我意识到某个大势存在,并且对之深入思考之后,得到的结论总是一样的:

    我必须离开,我必须存在。

    嗯, 转换焦点 ,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锋利的方法论。其实,关于转换焦点,我在此之前有过一个公开的课程:不是以理服人,而是 以理服己。事实上,选择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等等,也都是转换焦点这个方法论的重要应用。

    在我看来,我们不仅应该优先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要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自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呢?理由简单而又清晰,我们是掌握了方法论的人,一旦我们通过研究通过思考,发现某个属于未来的大势出现的时候,我们早已调整过自己的关注焦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二十四、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

    容错(Fault tolerance)

    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容错,那么它就是脆弱的。因为 任何一个在现实世界里运转的系统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个不完美的、不理想的、各种意外频繁发生的现实世界 。有一点错,就直接停止运转,那系统基本上就是个废物。

    也就是说, 我们最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 比如,遇到貌似不能沟通的人(操作系统不同),多想想,就知道起码有以下几个选择:

    1. 直接停止沟通(注意不要引爆自己的情绪进而浪费时间);

    2. 只沟通能沟通的(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

    3. 换个方式沟通( 开个虚拟机玩玩?)

    4. 伪沟通……(为了避免引爆对方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

    工程学里有一个概念,叫“ 冗余”(Redundancy),就是约翰·冯·诺伊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

    所谓冗余设计,就是为了能够让一个机器(或者系统)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运转,要把一些关键的组件安放一个以上…… 万一其中一个坏了,机器依然能够正常运转,甚至可以在机器的运转过程中修复或者替换那个坏掉的组件。

    我们人类自身就是个“冗余度”很好的设计 ,我们有很多重要器官都是有一个以上的,比如肺、肾、手、足等等。所以,摘掉一个肾、断了一只手、少了一条腿、瞎了一只眼、掉了一只耳朵、少了几根手指或者脚趾…… 这些本质上来看都不大影响一个人继续生活。

    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

    二十五、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

    融会贯通。

    而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在《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我其实已经论述过此事: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不仅如此,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开始分化,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儿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是啊,为自己做事儿,就肯定更努力啊!为别人做事儿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么!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这细微的差异,长期却造成天壤之别。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外部的反馈,构成了全部的“回报”,决定了努力的成本。家长多夸几句,就再多学一点点,以便继续被夸;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显得多做一点,否则多不划算啊!这是他们真实的念头。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二十六、为啥人丑就要多读书?

    人丑就更应该读更多的书。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千万不要以为长得丑就不可能性感,霍金(Hawkings)说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聪明是新兴的性感。(唉,我的蹩脚翻译)

    还记得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吗?

    拉馬克认为 用进废退 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二十七、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书大抵上分为两种: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让自己获得进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籍,从中获得的愉悦,感觉更大,因为那种愉悦通常有更为坚实的支撑 —— 进步。

    我坚持认为 “阅读速度”是个没用的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阅读并没有功利性。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因为其实完全没办法知道所读、所学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量。

    我总觉得阅读是构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当然很舍不得降低它的质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注意,不是知识泛滥),有个小技巧特别管用: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说实话,即便错过什么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个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帮我节约了多少时间,提高了多少生活质量。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

    一定要读书,而不是把本来只不过是获得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已的杂志、文摘、新闻等等当做唯一主要手段。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 同样的道理,拿来一本书,不应该是抓起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最后……应该先看看目录,再看看附录,仔细读读前言,也不妨在网上先扫扫书评……要先大致对这本书有个了解,然后再开始行动比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但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总是要分章节。每一章其实都是在着重讲解一个概念,它的应用,它的方法论。而陆续的章节,通常是必须理解上一个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与方法论。所以,一头扎入内容之前,最好把这些概念大致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哪怕先记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后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有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并且早就习惯这么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这么干 ——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绝大多数人只具备读半本杂志,看个豆腐块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独立消化一整本书的根本原因。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输入处理的过程。很多人懂得向后总结,却不懂得也应该同时不断向前预期,于是他们只有输入与处理这两个部分。当然绝大多数人除了输入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处理都没有。最终只有少数人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尽管这里的“输出”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伪输出”……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一定要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

    2000 年,我突击考了 TOEFL、GRE,就跑去新东方应聘出国留学培训教师职位;2005 年开始前后写了两年多,终于觉得自己能用文字讲明白道理了,就写了《把时间当作朋友》;2012 年我学了 Ruby On Rails,就和李路和沙欣哲一起搞出来了一个 Knewone;2014 年我学会了使用 Sketch,就用它设计了若干个 APP 的原型,顺带逼着几个程序员也变成了设计师;2015 年上半年,我读了许多本关于社区建设的书(其中包括那本著名的 The Art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New Age of Participation),你看我正在打造社群…… 不仅如此,我还帮很多人打造社群。

    不用,学它干嘛?这与我读书的原则也是相通的:不用认真读的书,读它干嘛?这与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活得精彩。

    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这是让你真正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方式。所谓的聪明就是这么来的:脑子里有足够多清晰正确的概念与方法论,然后它们之间还有正确应有的关联…… 所以聪明的操作系统总是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案、更多的可能性。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 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与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响力很大;与不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负面的影响力不仅很大也很可怕。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真正尊重知识的人就是少数,古今中外都一样。 对于那些真正渴望知识,尊重知识的人来说,不让他读书是最大的惩罚。而对于另外一种人来说,书完全不是必需品。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因为要读的是“好书”,而不是随便哪本书;必须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书 —— 又因为要靠践行来判断是否学到,所以阅读成本其实非常高,所以才更珍惜。

    二十八、选书的基本原则

    书是要精读的,必须精,没的商量。所以才更需要认真选书。而书必须自己选。选书也是一种必须习得并培养的能力。

    1. 出版社

    2. 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 版次 优先选择那些“第 n 版”(n 越大越好)的书。

    4. 有时,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乃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那就要看,有没有那种印次已经很多的书:比如,第一版第 n 次印刷(n 越大越好)。

    5 印数

    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

    5 印数

    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

    6 “编”与“著”

    编著这两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著”的意思是原创成分更多,“编”的意思是"拿来放在一起"……有的书缺德,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用“编著”糊弄读者。当然要优选“著作”。

    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为了习得知识而去读书,多是技术文献之类的“非虚构类书籍”(Non-Fiction)。如果书后没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那这本书不值得读——更多的可能性是,那并非是作者用笔写的,而是他用剪刀浆糊拼出来的东西。这一条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会知道中文书中,可选择数量其实很少。另外,好书的“参考文献”往往相当于一个地图,你按图索骥,就会找到更多好书、经典书。

    8. 索引(Index)

    好的参考文献,或者说,合格的参考文献,是要有详尽的索引的。印刷版的书,没有索引,就没办法检索——那书的用处何止减半!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更喜欢电子书的重要原因:可随时全文搜索!

    9 尽量不读译作

    10. 看书评

    Amazon、Douban上的书评都很棒,尽管也需要一点点的甄别能力(遗憾的是,豆瓣上“书托”越来越多了——读中文有很多“意外的负担”)。

    11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二十九、什么是更好的知识?

    两种:

    * 无繁殖能力的知识

    *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显然,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比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更有价值;繁殖能力强的知识,比繁殖能力差的知识更有价值。

    有繁殖力的知识,引发思考,引发行动,引发改变,形成新的局面,并且,那些有繁殖力的知识,还会帮助你吸收、理解、运用更多有繁殖力的知识。再比如说,概率、统计,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之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赚钱……

    一般来说,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1. 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2. 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3. 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即便是“博闻”,也不再应该为了广博而广博,一味追求广度;而是应该尽量选择“繁殖能力”的知识,这不就是在提高产能吗?

    三十、如何研究新生事物?

    如何面对、如何研究新生事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测试。绝大多数人其实使用一贯的模式(当然那是他们唯一的模式)去面对、研究新生事物。可事实上,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通常情况下,面对一项新的提议,一个在当时之前我们尚未想到的想法,我们习惯于“先去关注缺点”。

    事实上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想到,不是因为那想法新颖,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笨,或者我们自己见识少……

    最终,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

    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操作系统就完全无法运转了 ,因为投资行为的核心本质有这么两个:

    *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两种,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和不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人又分为两种,多模式的和单模式的……

    三十一、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一旦想到这些,后面的决定其实就很自然了,因为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这很清楚,不是吗?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

    想办法活在未来。活在不远的未来。

    好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很简单,就两件事儿:

    * 笃信逻辑。

    * 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判定这是个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地世界,难道你不能预测这样一个结果吗?

    你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来的收入就会越高。

    “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 ”,渐渐就成了我的习惯。再后来发现这个习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绝大多数人好像一辈子永远只靠临场发挥 —— 这并不令人羡慕,因为“临场发挥”的结果常常并不好。

    进而,我开始对那个朴素的建议越发地重视起来:

    做好你的功课。 (Do your homework.)

    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要求,是切实提高自己水准的前提 —— 我的确相信这事儿。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 提前 按照那个标准 学习、工作 。

    (确实想不起来从哪里读来的,这两天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估计是许多年前从 Brian Tracy 的小册子里读来的……)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

    三十二、关于圣人与榜样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天主教教义里,有所谓的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长久以来,人们好像不仅仅是心理上,甚至干脆是生理上就需要有榜样的存在 —— 把那榜样当作模仿的对象也好,当作将来有意超越的目标也罢,反正,需要有个榜样放在前方。

    每当我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总是先从书入手 —— 网络上碎片化的文章,基本上毫无用处(尽管,这么说可能会伤到一些人)。免费的不是不好,只是按照经济规律,免费的东西通常伴有隐秘的成本(只不过有些人坚决不相信而已)。买书,我通常不会只买一本,我会一口气买若干本 —— 基本上是 5 ~ 7 本(为什么是差不多 7 本呢?你猜!)。在 Amazon 上搜索,相关话题的书籍,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就直接买下来,买一堆回来:

    * 知名作者的;

    * 知名且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的;

    * 版次更多一些的;

    * 印次更多一些的;

    * 评分相对高一些的……

    然后呢,我会拿着这些书, 齐头并进地阅读。很快就会发现,有些节点这本书讲的最精彩;而另外的一些节点那本书讲得最通透;另外一本书中几个的例子实在太精妙;还有某本书里顺带发现了更好的几个作者……

    于是,我渐渐养成了这样一个关于书籍的价值观:

    花几十块钱(人民币或美元)买回来的一本书,哪怕是有其中一点点的内容(有时哪怕是一句话而已)给我带来惊喜,已经很划算了!

    *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三十三、为什么你最终竟然无法改变自己?

    不能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想改,却最终失败,大抵上都是“误以为改变是瞬间的事情”造成的。

    * 改变是个过程。

    * 改变最初的时候很难显现。

    * 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 改变结果出现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耐心。

    * 看到自己的改变,会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改变是过程,获得、积累自信也是过程。

    * 看到别人已经改变的时候,不会盲目地羡慕,因为真正改变过自己的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千万别用力过猛。避免这个误区的核心在于,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最初的弱小。既然改变是个过程,那么就可以把“改变”理解成一股势力,最初相当弱小的势力,它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持续投入才能逐步壮大起来。它就跟花儿一样,上来就浇了太多的水,会被涝死的!

    三十四、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

    很多的时候,其实是那些学生在塑造老师。

    人是很容易被“ 反向塑造 ”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再比如,同样是做销售,卖奢侈品的、卖高档商品的、卖中档商品的、买低档商品的,各自都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不信你就观察一下。

    千万不要做免费的、公益的事情。你还没到那时候。

    我写书免费公开在网上,是因为我确实不需要指望它赚钱,更重要的是,我 自信到不需要用市场衡量我自己。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公益的,是免费的,你得到的只能是赞扬——哪怕你做得并不好。这是关键,你可能做得并不好,但由于你是免费的、公益的,所以人家只能对你客气 —— 这其实是不真实的反应。

    反过来,你收哪怕一分钱试试?只要你出了问题就会有人骂你,甚至不出问题的时候都有人骂你。

    不会回避商业,该收钱就收钱,不能免费、不能公益——这是为了得到真实的反馈。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 —— 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认真筛选自己面对的所有人,同样必要 —— 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大,人多势众,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更要小心,需要更多挣扎。若有可能,要认真选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 —— 因为, 地理位置很重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为重要。

    三十五、其实,有一把解决所有麻烦的万能钥匙……

    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 “未卜先知” 呢?方法论是:

    *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我一向认为研究别人的成功很难,因为太多因素其实是隐蔽的;研究别人的失败相对容易,因为有更多更公开的因素可用来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三十六、逆境生存指南 —— 特朗博做到了

    ... We'll do what every else doesn't think we could do.

    …… 我们要做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不是他独有的,细看历史上所有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大抵上都差不多:

    *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当这样的人走出来的那一瞬间,过往的对错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儿:他们走出来了。

    三十七、越早越好

    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

    所谓的理财,理论上并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存钱、做预算、控制开销、赚更多利息、赚利息差、正确使用信用卡、购置不动产、投资一些多少有风险的标的,这些都是理财活动。所谓理财,这个定义比较合理、准确:

    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

    为什么今天的人更应该重视理财呢?

    理由特别简单,最重要的是:

    人们的平均寿命变得更长了。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

    * 对自我的把控

    * 对风险的把控

    这两个都是可习得的,且习得之后不可逆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

    转移注意力是抵御诱惑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这其实也是后来理财成功的人常用的手段。他们会尝试着骗自己,把那些定期存款或者股票投资当作“已经丢了”,尽量不去想它,不去看它。这跟聪明与否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时候,骗骗自己也挺好的,不是吗?

    理财上的风险意识,跟遗传没什么关系,跟智商关系也不大,它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失败、通过自己的教训、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获得的东西—哪怕在书上看过、听别人说过也没用。

    三十八、如何开始

    那如何开始呢?从今天开始存钱。

    自制力很重要,但每个人的自制力是不一样的,过分自控只能带来不舒适。另外,要知道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的失控。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公认自制力过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竟然一直无法戒烟!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适当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是健康的,反过来才是有害的。

    该花就要花,有的时候就要活在当下 —— 注意,只是“有的时候” —— 更多的时候要活在未来。40 岁之前不富有,爱吃麦当劳、肯德基的人,哪怕有一天真的中了彩票,也会痛苦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觉得垃圾食品更好吃。人的年纪越大,赚到的钱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越小,这是事实。年轻的时候,确实应该适当地享受人生,甚至应该有意培养一些高质量的生活习惯。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财无非就是“开源节流”。相对来看,“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才是正途。对年轻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未来的营收能力才是当务之急。微博、微信朋友圈固然得看,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花更多时间去系统地研读正式书籍,多花时间去打磨自己的劳动技能。不要只顾着升级手机系统,也要常常升级自己的大脑,选择更好、更强的思维模式,进而有能力作出不同的选择。

    成年之后,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然后,给自己设置一个机制,使自己就是不能动用存起来的钱。

    三十九、躺着赚钱

    赚钱的最正确姿势是躺着。

    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坚定地理解上面提到的两个事实:

    * 普遍来看,普通人的赚钱能力在越来越快地提高;

    * 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社会的进步正在整体改善个体的生活状况。要相信第一条,所以才能坚定不移地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如何获得更强的赚钱能力;要相信第二条,所以大可不必刻意或过分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换取未来的财富。这两条都笃信且实践,才能做到“别把自己的青春过得太穷”。

    收入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所谓主动收入,就是你必须干点什么才能获得点什么的那种收入;而被动收入则相反,就是那种你不必干什么但竟然可以获得的收入。被动收入的最常见例子是利息。利息是需要本金才能获得的,没有本金怎么办?

    这是很认真也很重要的建议。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从现在开始刻意寻找那种可以一次性付出却能够长期获得收入的事情去做。这种事情不像看上去那么难,甚至有越来越简单的趋势。比如,过去只有靠写书被正式出版才能拿到版税,现在很多人写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就可能获得读者“打赏”,收入甚至比写书高一点,这就是趋势。

    四十、自由意志

    我们真的有选择吗?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涉及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重要的概念 —— 自由意志(Free Will)。上升到哲学高度,这依然是个终极问题: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有太大的关系。

    还好,起码对一些人来说,科学结论很重要。想想吧:如果未来不是“不可知”的,如果未来虽然是“不确定的”但多少是可计算的,那这事实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意味着什么?答案是:

    希望。

    学识使人坚毅。

    大学里认真学过统计概率的人是不大可能去买彩票的 —— 从心理上就说不过去,因为这是对他们智商的侮辱。金融专业毕业的人通常会想办法全款买房买车,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可能赚的比较多,更因为他们对利率和理财的理解使他们无法作出分期消费的决定。

    在今天这个时代,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一个更重要的事实需要重新审视:没错,我们是出身平凡,但我们真的需要,抑或真的必须打败谁才行吗?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能并不需要打败谁才能过得更好,起码可以过得足够好。细想想,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打败的。他们普遍的特点是一样的:在虽然很难但明明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误以为自己完全没有选择,于是只能走进死胡同。放弃了选择,就是被打败了。

    四十一、生活目标

    我定义的财务自由指的是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比如,除了美食、美景、美人之外,还有很多事物都是美的。

    * 有些语言文字很美

    * 有些科学证明很美

    进而还有更多抽象的美。

    * 简洁很美

    * 效率很美

    * 创新很美

    换个角度来看,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科学教育可以让一个人“打开眼睛”,看到不一样的却更真实的世界;音乐训练可以使我们分辨、创造更美的曲调……于是,长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会形成个体之间审美能力的巨大差异。最终,审美意识会触及且影响一个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这篇文章其实在传递一个信息:高品质生活不一定要等到未来,也不一定要有钱才可以拥有。但未来因为现在开始理财成功的你,一定会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理财观念,尤其是大多数父母的观念还是错的。要从更本质的地方开始:开启孩子的审美意识,刻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十二、注重学识

    所谓的勇敢、勇气,尤其是脱离先天条件支撑的勇敢、勇气,其实也是、更是学识与思考的表现。

    在理财与投资的起点就要明白: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能力 —— 这才是成功的智慧。智慧的特征是,可习得,可积累。

    风险永远无所不在,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如何识别它们,如何衡量它们,当有收益可能的时候如何计算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受。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进一步提高的思考能力。

    万无一失且又有收益的事情,没理由不做 —— 其实,学习就是这种事情。

    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必须花时间学习的,只因为它确实可以习得,但不容易习得。大多数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缺乏风险意识。

    仅仅能够感知风险的存在,清楚地知道风险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大量观察、大量思考才能真正习得的能力。

    安全,要靠避险,而不是冒险;要靠小心,而不是勇气。

    四十三、节省与否

    买书的钱不能省。

    在追求学识的过程中,免费常常是陷阱。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免费的,同时会随着我们自己的学识变得越来越贵。

    再往大里说,一切有助于帮助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 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买工具的钱不能省。

    一切工具,其发明与使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 提高效率。花一点钱提高效率,赚大了;为了省一点钱,却要忍受长期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 只有“屌丝”才会觉得没问题。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买车的时候也一样,要不要加后视影像,要不要配置全景雷达 —— 这些其实完全不是应该省钱的地方,因为它涉及安全。在这样的地方省钱,将来一定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

    终极体验的特点是,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

    吃,也是一种终极体验,每一次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在吃上要善待自己。

    用不着浪费,但不要亏待了自己。在吃这个问题上,我绝对认同“活在当下”的论调。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让那些有能力创作的人获得“被动收入”、获得财务自由的基础。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铺张浪费肯定不对,但在一些地方对自己好一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肯定没错。

    四十四、被动支出

    被动支出就是指“你还没做什么,但你的钱已经被花掉了”。

    通货膨胀是最可怕的被动支出

    你手中的货币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贬值了,购买力下降了,相当于你的钱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花就已经不见了”。

    利息对借款者来说也是很可怕的被动支出

    生活必需品开支其实是一种被动支出

    房租、水电费、宽带费、电话费、交通费用、餐饮费用,还有各式各样的日用品,男人的袜子、女人的指甲油,等等。还没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钱就花出去了。

    关于第二项利息,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需要注意的只有一条: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也就是说,如果你借来钱,用它可以赚到钱,赚到的钱比利息多,你就是有利润的,这本质上就是生产。如果借钱仅仅是为了消费,钱花出去了,获得的只是享受(即便有些确实是“终极体验”),那就有点亏了,甚至亏大了 —— 别人赚了 1 分钱,你花掉 1 分钱,这加起来就差了 2 分钱呢。

    用借来的钱去支付教育费用,这也是生产,因为这相当于提高了自己将来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算是一种投资,其实是很划算的投资。用借来的钱去买房子,虽然复杂一点,也算是投资,但还要看整个经济周期的状况。

    甄别“必需”和“必虚”

    有些“必需”实际上是“必虚”而已。所谓“必虚”的意思是说,虚荣心使得那个东西看起来“必需”。

    尽量剔除瘾性消费

    向父母求助

    这可能是很少有人会给出的建议:向父母借钱,购买恰当的理财产品,用利息分担一些生活必需支出,其实是个很好的策略 —— 这其实是在赚利息差。

    投资之前需要自己研究风险的高低。一般规律倒也简单: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 虽然同时也有很多收益并不高的风险也很大。

    别指望从别人那里找到答案,只能靠自己去判断。

    人一辈子靠3种力量:

    * 体力

    * 智力

    * 财力

    有两个自然规律在人类史上从来都没有变过:

    * 只有第一被重赏

    * 财力积累无上限

    意思是说,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比别人强一点点其实没多大用,必须是第一,否则不可能被重赏。而自然规律就是“老大通吃”,发展到今天,这个趋势越来越夸张。创投圈里流行一个朴素的认知,其是古老的自然规律:这个世界,只有老大,没有老二。

    一个人的体力是有上限的,再强壮也有衰老的必然;一个人的智力是有上限的,再好学、再勤奋,时间总是有限的。但是,财力却有着优于体力和智力的属性。

    * 可无限积累

    * 可直接继承

    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 —— 无论是在哪方面 —— 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四十五、认识周期

    周期是理财投资活动中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是开始实践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遵循的理念和现实,可惜总是被忽略。周期也是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书籍中干脆不提,或者放在最后一笔带过,实际上却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知识点。

    不深入了解周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整个理财投资活动基本上就等于是没有判断的行为,甚至比不过两个人抛硬币赌博。而在这样的时候,墨菲定律一定会显灵:如果一件事可能变坏,那么它一定会变坏。

    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如果非要挑出来的话,倒是有一个:繁殖能力强是王道。拿到理财与投资里说,就是存的越多越好。

    四十六、性格养成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而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主次的思维体系。

    审美能力让我们分辨美丑,价值观让我们分辨好坏。于是,正如审美能力能够影响生活品质一样,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去判别好坏,进而,好坏的判别,影响每一次的选择。于是,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所以,“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这话我没办法不同意。

    影响审美能力的因素是一样的:还是学识。

    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学识相对容易获得,而且越来越容易获得。读书其实越来越便宜,早已不像过去,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读书;正规教育体系固然有很多问题,但毕竟义务教育真的普及了;人们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开放,而拥有健康好奇心的人刨根问底也越来越方便 —— 若是能读懂英文,再加上 Google,那简直没有边界。

    而后,我觉得这才是关键:最终,一个人的性格是长期自我选择积累的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又在一个方面彻底放心了。

    四十七、别做“险盲”

    首先,要平静地接受第一个事实: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二,一旦未知存在,就有风险存在。

    第三,衡量风险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的大小。

    很多人看起来一辈子倒霉,可实际上,那所谓的“倒霉”是有来历的。他们对风险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倒霉的原因只有一个:

    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全部赌进去。

    第四,抗风险能力的高低本质上就是总赌本的大小,尤其是在面临同样概率的风险的时候。

    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赌注相对大的时候,智力会急剧下降。为什么高考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考砸?就是因为赌注(未来一辈子)太大,以致压力太大,进而无法正常发挥。

    所以,人真的不能穷,不能没有积蓄,否则真的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傻。另外,永远不要“All In”。这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空话,真的需要放在心上。

    第五,冒险没问题,但尽量不要被抽水。

    总结整本书

    * 我们必须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 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概念和方法论构成。

    * 我们要把自己进化为多任务、多模式的操作系统。

    * 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要与、也只能与其他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沟通。

    * 沟通的目的是分享,分享最终会形成惊喜……


    我是何舒卉。

    白天是三尺讲台教书匠,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关注我、点个赞或者打赏点吧!

    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yk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