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观摩现场会,大家并不陌生。
在现场会上做经验分享,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其目的不言而喻,表扬先行者,鞭策后来人,也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昨天上午进行共同体项目梳理时,我也把这个堂而皇之写进了任务清单里。
没想到时隔一天,就接到一个朋友的求助,她要做经验分享,材料人家已经基本写好了,让再看看能否把小标题整得更精致凝练一些。
答应朋友先看看再说,很佩服那些申论写的好的大能,八股文也能整出花来。尤其是那些小标题起的,那叫一个精彩纷呈,李杜来了都得拍案叫绝。
以前我们也写过经验分享材料,基本上就是按照做课题的思路写的。
工作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分了哪些步骤?做了哪些事情?用到了什么方法?形成哪些策略,最后得到了什么成果,受到了哪些表彰,再表表决心谦虚两句就完事儿了。
真要给人家看稿,还得做做功课。
经验分享材料到底要怎么写?
网上搜了搜,有博主总结出高招,要做好经验分享需做三个方面的准备:找准分享点儿、深挖价值链、提升感染力。
找准分享点
分享给别人的一定是独特的,我有人无,把自己做过的事好好捋一捋,理清特色思路,总结先进做法,列出显著成果,这是第一步。
好家伙,像我平常做的那样,到这儿就经验分享结束了。
这位博主指出这样还不够!
还要对能得到显著效果的原因进行深究,当时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什么,和听众相关性强,才能引起兴趣,引发听众的思考。
深挖价值链
接着从做法中提炼出能推广的方式方法供大家借鉴。多写细节,多写特色做法,如此才能有所触动,有所借鉴。
之后用方法带来的成效进一步吸引大家的兴趣。
写成效也很有讲究,可采用纵向比较,和自己比,同比、环比、延伸、衍生。
也可以横向排序,和同类比、地域比、行业比,比差距、比优劣。
还可以用走向预计的写法,趋势预测,探究后发潜力,展示长远优势,亮出"经验"的真正威力,激发听众学习借鉴的强烈欲望。
提升感染力
最后一步就是上价值了。
揭示真谛,道出根源,指明意义,根据不同的场合,适当煽情,引发共鸣,并提升自己的文章立意。
如介绍经验内涵,揭示经验的实质,让学习者抓住要领,抓住本质。讲明主要原因及成功奥秘,让经验更加真实可信。
或者从现实意义说起,主要讲推动某项工作或解决某方面共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最后加上长远影响之价值,对今后的发展是否有持久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兴。
哇,看到这儿有点同情那些各部门的文字写手。
我们平时做课题虽说也麻烦,也要两三万字起步,但好在有一定套路。逻辑架构在那儿,你照着流程去研究就行了,经验总结时把那些口语化的东西去掉,基本上研究报告就能成型。哪里像这些小材料大材料里头的套路那么深?
仔细想了想,还是把文稿还给人家了,咱实在没那水平,头发也不多了,不想现学现卖,费那个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