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做到公益平台“月读《传习录》”作业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作者: 心同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22:35 被阅读0次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先生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心即理,求理于吾心,知行合一。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先生口中的真知包含了行的要件,所谓的的真知必须经得起行动的验证和考验。如果所谓的真知经不起考验,或者真知没有经过现实考验而只是理论,那就不能称为真知。这句话也给事上磨留下了延续的种子。真知就是经得起事上磨也就是实践,真知必须经过实践验证正确后才能称为真知。真知就是能够让人按照本心的想法去实践去行动,能够真真实实的让人去做去获得正确的验证,达到心即理,理即事,事即心的效果。不能让人去做的知不能称为真知,没有经过验证结果正确的知那是假知,伪知,非真知。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实践按照心中的天理行不通,那这个天理就不是真理而是假理,如果实践按照天理行的通,那就是真实管用的理。在现实生活中,比如我们孝敬双亲,心里有孝敬双亲的心,那就有孝敬的理,没有孝敬双亲的心,那就不存在孝敬双亲的理。没有孝敬双亲的知,就没有孝敬双亲的行,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两者互为始终,行一件事前,必先有知,行事必以知为前提。春江水暖鸭先知,各种事情必须经过自己切身体验,否则都无法真正知道他的真假。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知行合一,真知力行。这种特有的事上磨的功夫构成了阳明心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并使它时时处处彰显出充沛的生机和活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行字铸就了他的丰功伟绩,一个心字创下不朽的功勋。

相关文章

  • 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先生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心即理,求...

  • 【传习录读书札记79】外心无仁、外心无义、外心无理

    第134条(《答顾东桥书》之四 )原文节录: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读《传习录》第十一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一天。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人生发布会第五天

    早起 早起读国学经典《传习录》,中篇第五章答顾东桥书。 6:00在高能要事群读完了最后两章。至此书全部读完了。之前...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一

    今日开始学习《传习录》第二部分的《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

  • 读《传习录》第十四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四天。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

  • 《传习录》中00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精读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读传习录11之答顾东桥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v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