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作者: jing2006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3:06 被阅读0次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此。

        先生针对来信所说的人心需通过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否则就不能自然觉察善恶的来由,真假的区别,其危害数不胜数进行辩论。先生觉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都属于学,学一开始就已经包含行。而不是学、问、思、辨之后才开始行。学、问、思、辨、行,合其五者而言其实是一回事。仍强调心理合一,知行并进。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今天感觉读的很艰难,脑子里有些晕晕的。知行合一这一个道理,可以幻化为这么许多的注解,厉害!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加油!

       

相关文章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月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学、问、思、辨、行都是学习的步骤,没有学而不行的。比如说学习孝顺,则必须服劳奉养,躬行孝道,这才能说他没白学。难道...

  •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

    想了解心学,须要读《传习录》。 01 想了解王阳明心学,须要读《传习录》,且要读多遍。 有人讲,《传习录》不过是白...

  • 学习《传习录》一

    学习《传习录》一 现在开始读(明)王阳明的《传习录》(思履主编),以前读过,不太认真,这次读,首先把意思读通。意思...

  • 2017-07-12

    今天开始读《传习录》。

  • 读《传习录》第五天

    今日读《传习录》之陆澄录第二天。 先生曰: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 第十二天,传习录。

    1,王坚持心即理,不能把心和理分开,我们内心本来就存在着良知,王的格物致知是说把自己把自己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这...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心和理 朱子的所谓“格物”,就是“即物而穷理”。“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所谓的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

  • 传习录  第十二天

    先生认为朱子谓格物致知,乃是即物而穷理,在事物上下功夫,在外物上寻求事物的真理,先生认为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无二,...

  • 传习录第十二天

    一个来访者,丈夫去世,苦守十年,衣服基本已淡色和黑颜色为主。这样的事情放在宋明清时代,定当是贞洁烈女,要树牌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d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