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0103/ba1be55371b6e004.png)
《孟子》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好吃,口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好喝,这并没有尝到饮食的正常味道,而是受了饥饿与口渴的损害啊。难道只有口与腹会有饥渴的损害?人心也有这一类的损害。人们能够让自己的心不要受到饥渴之类的损害,那么就不会已赶不上别人的忧虑了。”
赏析
人类自身有一定的基本需求和超越性需求。就像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曾说:人的最低需求就是呼吸、饮食、睡眠、衣物的需求。这些需求满足后,就会依次产生安全需求(如:健康),社交需求(如:爱情)等需求会依次升级。
对于饥渴的极限在此介入一段故事加以说明。记得好像在二零零几年,在一处煤矿突发坍塌事故。救援剩下的人指挥部研究决定:被困人员不具备生存条件,若继续救援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决定。
经过5天半之后,被埋的兄弟俩从塌方位置的上方奇迹般地自救生还。后来兄弟俩在做电视节目时说,被困的几天里他们吃煤渣,喝自己的尿液维持了生命的延续……。
诚然,人不能仅仅以口腹之欲而活着,还要在精神文明方面也有所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均衡是十分必要的。对孟子而言,人心的“饥渴”是指极少接触善言善行,就会在有些方面不如别人。
人心如果以行善积德为满足,就自然不会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了。从根本上而言,这是一种以楔出楔的引导,其实,基于基本需求之上,心灵的满足才是真正的知足常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