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c号选手,我抽到的是《小动物跳跳跳》,这篇小故事来自创意课程,我把年龄班定在小班。
一.说活动教材。
喜欢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爱模仿),认识靠行动,动作发展快等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儿歌本拟人化的写法对小班小朋友具有吸引力,他们喜欢参加蹦蹦跳跳的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教材分析和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故事营造的快乐,和谐的美好情感。
2.能简单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3.让读重点字词:请、一起、跳。
小班幼儿第一学期,尚处于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期,通过符合幼儿天性的蹦蹦跳跳的故事让他们体验快乐,和谐的美好情感。同时语言是在应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创造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册、小字卡(第②页)。
2.教师准备
大防书、来音带、大头饰(兔子、 青蛙,皮球、雨点)、大字卡(第2页
体现素质教育中面向每一个幼儿的儿童观。扮演小动物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头饰导入
教师出示兔子大头饰:教室里来了一只兔子,它要请小朋友们和它起跳.我们来一起跳一跳好吗?幼儿自由跳或自编动作跳。
用讲述,扮演小动物角色法,启发提问法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蹦蹦跳跳中实现第一个目标。
(二)自由阅读
1.教师发给幼儿小图书,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2.请幼儿轻轻地翻书,看看故事里都有谁?在干什么?
3.鼓励幼儿主动讲述看到的内容,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边启发幼儿观察边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通过自由阅读,创设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成人交流,体验阅读乐趣,讲话有礼貌。《幼教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描述和说明一个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大图书阅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1. 教师和幼儿一同看大图书,
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回答时,教师出示相应头饰。)
以生动形象的小动物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
①看第1页,图上有谁? 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②看第2-3页,有谁来了?猜猜小朋友会对免子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请它一起跳”(如图一)③看4~5页, 又有谁来了?小朋友会怎么说(如图二)?出示大字卡“请”、“一起”、“跳”。
图一

图二
④看6-9页,谁也来了?大家会怎么说(如图三、图四)?⑤看10-11页,还有谁来了?
图三 图四

2.教师完整讲故事,幼儿欣赏,感受一起跳的乐趣。 (教师在讲故事的同时,出示大字卡。
3.幼儿看小图书,听录音跟读故事。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建立图画和文字的关系。学习有层次地讲述故事内容。
(四)体验活动
1.请幼儿试着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文中的关键句“哎哟,...请它起跳”。
①幼儿拿出小字卡,读一读,再找找出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②再请幼儿拿出小句卡,大声读出来,再想想还可以邀请谁来 一起跳,用这样的句式大声读-读。
创编故事,创编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启发幼儿不断去模仿不同动物跳,跳,跳。突破难点
(五)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书。整理物品。教育幼儿有好的生活习惯,爱惜书本,不乱撕乱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