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常说“后来者居上”,同样的道理在历史各个时期都适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盘踞在西边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小国是如何笑看群英落尽并一步步登上历史的最高处的呢?

这个小国便是——秦。秦自襄公始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至此中国历史迎来了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从奴隶社会迈进封建社会。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即位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整改,行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但其中最为后世所嗤之以鼻的还属“焚书坑儒”。
其实我们一直都误解了“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焚书起于始皇(公元)三十四年,当时因为一些游方术士的“作死”行为——高谈封建制度的流弊,博古非今,说秦始皇的坏话。秦始皇很是愤怒,便把责任归结到了教导这帮游方术士的古书上,认为“道古以害今”,便禁绝了从前的一些史书。后来现代人学习历史,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误以为秦始皇烧便了天下之经典,其实不然。

考秦纪可知,当时焚书办法有三项,详细划定了所焚之书的性质。大致归结即为:
1.除秦纪以外之史书
2.诗书百家语(粗略看为除法家外的学术思想),皆焚之。焚书也是命令藏书者自焚之,所以当时也有很多“钻法律漏洞”的人,也多亏了这些人,很多经典才能得以流传至今。
可见,秦始皇并不是焚烧了所有的书,其实还是留下了许多典籍,烧掉的只是一些阻碍统治的书籍。秦之政策,重在“管住嘴”——即不要乱说中央的不好!而不是禁绝文书!
话又说回来,哪个统治者能听得别人的非议指责,常人尚不能之,何况天子?
历史是真实且客观的存在,我们要有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积极探求历史之真,而不是以讹传讹,听信妄言。
【还原历史真相 | 原来我们一直都被“坑”了!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JxwomdV/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