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读大多数名著,可能是我一直追求趣味性吧,我读起来并不觉得多有趣,于是好多名著我都只读了个开头就放下了。
2021年10月份开始试着写一些短篇。我对一些名著有了学习的欲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6368/1f94567748570bd7.jpeg)
老人与海的故事架构其实很简单,讲述了一位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起初有个小男孩陪他一起捕鱼,可是跟着他迟迟捕不到鱼,男孩的父母就让男孩去别的船捕鱼了,生活上更是靠着男孩的补助才勉强维持着生计。
到第八十五天的时候,终于有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那个条鱼身甚至比老人的小船还要大,大马林鱼力尽所能的挣扎着,它拖着小船还有老人一直往大海深处前行,直到第三天的早晨,它筋疲力尽,开始转圈,老人用了很多种方法让它靠近船身,最后用鱼叉加上一些技巧直入它的心脏。
捕到大鱼后,鱼的血腥味又引来了一波波的鲨鱼,老人运用一切他能用到的工具杀死赶走了无数的鲨鱼,可惜的是鲨鱼数量太多,最终大鱼被啃食的只剩下一个骨架。
文尾老人念叨着“ 我被打败了。”
男孩问道:“是什么把你打败了?”
“什么也不是,”他大声说。“都怪我出海太远了。”
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打败了他,他虽然失去了那条鱼,但仍然是胜利的。毕竟
人不是生来就注定要失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可就是不能被打败。
我认为像《指环王》《冰与火之歌》那样好几条故事线,架构丰富,故事曲折的固然好,但是像这样的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写的精彩也是一件很挑战笔力的事。
因为作者要不断的抠细节,无论是心理,环境的烘托,遭遇的一个个挑战,身体上的变化,故事线从写如何遭遇到的一个个绝望的挑战,到老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在逐一克服,能用的东西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僵硬疼痛。精神状态也越来越混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文章结尾有女游客问道那条鱼骨是什么,侍者想要解释这是鲨鱼啃食的大马林鱼鱼骨,可是不待侍者说完,女游客就认定是鲨鱼的鱼骨了,好似在讽刺老人经历的困难与挑战,在一些不了解的人面前什么也不是。唯有渔民们感慨着抓到这条鱼是怎样的壮举。
而那个爱他的小男孩,只有他,明白他经历的苦难,心疼着他所遭受的疼痛与崩溃。
我看到结尾很敬佩老人的精神,但并没有多么大的触动,但当我看到作者海明威是在62岁生日前3个星期自杀的,原因可能是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他发现他的作品再也达不到《老人与海》的高度,就陷入了绝望,即使通过捕鱼,打猎,喝酒来分心也无济于事,最终选择的自杀。我感到非常痛心。可能可惜这样有才华的人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也可能是一个想写文章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江郎才尽这个结局。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1950年圣诞前后开始创作的,八周后完成初稿,1952年出版,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