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你会经历三个阶段,三种心情 —— 推崇,疑惑,失望。换句话说,如果你在多个间隙片段分开看这本书,一定猜不到它们是由同一个人写的。
《皮囊》这本书写得最好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皮囊》这篇,其次是《母亲的房子》,再次《残疾》,正好对应文章排序的先后,不得不赞叹这本书编辑的眼力与营销手段。
如果说《皮囊》这篇故事是全书的精华篇,那么阿太那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实在是精华中的精华。这也时买下这本书的原因,但很遗憾最终无法认真、认可的读完。如果说作者在刚开始,还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一路成长、结识的那些家乡人,看待自己成长至成熟的经历,看待家乡小镇的“好坏”与主观外的世界,并且以较为冷静、客观、实在的叙述来记录过往,那么在《张美丽》之后,所有故事开始带有“浓重故事性”与“自我标榜性”。
初看前三篇,我将这本书推介给两个朋友,并觉得有些许吴念真的味道,并且兼具闽南的地域文化,不可多得。在阅读里,我多次想到一个极好的朋友曾与我说过的一些故事,同样关于那片地域,那些个人与事与小镇,我在这本书的前部分找到了它们,然后消失了。
从《张美丽》开始,这本自称是“非虚构文学,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基本朝向着“虚构小说,带着上帝视角,生着一副‘你看,我老早就知道你会失败’的不知什么文体的东西”发展。而且,我尤其不喜欢被一致叫好的《张美丽》、《阿小与阿小》、《天才文展》、《厚朴》四篇。因为这四篇基本脱离了这本书前部分的写作风格(or初衷?),开始由写实转向虚实难辨。
一方面,由于作者自己的主观性感受太多,很难点头相信这四个故事里的大部细节都是真实的,其中夸大、虚构的痕迹若隐若现,所以你会看到诸如“我突然心头冲上一股怒火,把酒杯狠狠往地上一摔,冲出去,一路狂跑,一直狂跑,直到我再也看不见那个恶心的娱乐城”这样的描述。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并不相信某种传奇人生,也不相信“深度参与的‘旁观者’的讲述”,我们一生里也许会遇到很多传奇,但绝对不会像小说里那样存在那么多戏剧性人生的人,同类型书里,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描述的是一个个平凡人的某个被他看到的点,而这本里的这四个故事,甚至可以说是用粗糙、劣质的手法,略显恶意的评价囊括了5个人的人生。
另一方面,这四个故事的失败在于作者自己在故事中的嵌入太深,这些故事表面上看是在写张美丽,写阿小,写文展,写厚朴,但内里更多的并非是他们,最终读者所看到的,加上下划线的往往是蔡崇达自己的成长状况与他人的对比,似乎有着对如今成就的某种傲然,用失败者来凸显、夸耀。
所以你能看到这样的段落 —— “他显然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失败者这个身份似乎即将被安置到他头上来。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他能想象到的瑰丽生活去与现实抗衡,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紧张、敏感地去抗拒一切质疑和暗示。或许厚朴在那之前不接我电话的原因还在于,他敏感地觉得,现在的我,是映照他失败的最好对比。”
我们没办法去总结别人的经历,并且做下成功或失败的定论,如果说朋友一场最后被描画、猜测出这样的人物轮廓,在没有比蔡崇达更厉害之前,还是别做他的朋友为妙。
对身边人的描写,最难就在于怎样让自己脱离当事者的角度,不参与,不猜测,纯粹旁观讲述他们的故事。在中后部分,我看到的只有一个个他人对自己的衬托,只有自己对他人最后的主观判断与救世主般的“无法拯救”,如果要写自己,那么就出个人自传;如果要写实,请不要神化故事;如果要引人共鸣,少夹杂自己的价值观,不如去写小说。
最终只能将这本书归纳于,这是一本并不诚实,被包装好的个人成功学、价值学说的。看似你深受感动,其实也不过是在这片主流图书市场的烂书堆里,找到了一本相对真实的、真情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