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产品之光
家校沟通App走到死胡同了,2016年最关键

家校沟通App走到死胡同了,2016年最关键

作者: meshow | 来源:发表于2016-03-03 16:38 被阅读957次
    家庭.jpg

    随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了教育领域的前景,揭竿起义的创业大军们挥舞着“互联网+”大旗纷纷涌入了教育行业;而每个人一生中教育生涯中最长也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即K12教育。

    在生活中,“家校共育”是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也是基础教育永恒的主题,那么在线上的表现就是,家校沟通似乎也成了互联网K12教育产品的标配;然而随着各类产品的同质化、跟风抄袭愈加严重,推广难度加大,政策变化等,这些导致家校沟通产品要走到死胡同了,2016年将会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家校互动产品太多,竞争激烈

    互联网渗透教育最初有两种比较成熟的形态,一是网校,不少的网校在2009年前后成功赴美上市,还包括2000年出现的北大附中附小网校,也是为明教育集团的前身;二就是家校互动,这出现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过渡时期的SP时代,如校讯通于2003年开始试运营,后期通过各地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在全国大力推广;而像家长学校,家校论坛等网站都PC形态的产品都未成气候。

    眼下正值移动互联网的浪潮,2010年前后,家校类App不断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此类大大小小的产品可达两千个;产品的数量骤增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已是红海一片。

    其中大概分类为:①全国性的,一般2C产品的用户是分散的,而2B类在运营上侧重多个区域;②地域性的,主要是得到地方政府或教育局支持而开发的特定产品,一般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服务于广州海珠区的海教通App;③专注于某个阶段的,如贝聊、园掌都专注幼儿园阶段的家校互动;④K12阶段可以通用的,如基于班级群组织的沟通学信App,安装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

    虽然校讯通的一时成功证明家校的需求是强烈的,是刚需;但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时机性,现在谁能仅凭家校就能闯出来一片天地来?全通教育都在紧锣密鼓地转型着。

    教育体制壁垒太高,推广实难

    虽然现今对新兴互联网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了,总理都在倡导“互联网+教育”,但家校产品想要打进教育体制内,进入公立学校,真正大规模实施起来特别难;同时教育的差异性和地域性非常突出,同时教育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谨慎再谨慎的态度,以得到了北京市教委支持的阿里师生为例。

    2016年1月,北京市教委发布更名说明,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管理家校合作系统——阿里师生”更名为“师生家校”,淡化了互联网味儿的企业品牌,而突出了教育产品的重要功能,目的是方便在北京市各中小学校推广。

    从产品功能上看,阿里与北京教委联合开发的家校合作系统,包含了健康管理、营养测评、出勤管理、学校通知、健康反馈和班级互动等多个功能模块,自2014年9月开始在北京市的小学一年级试行,尽管阿里师生依靠行政力量得以落地,但北京形势不乐观;
    据亿邦动力网的最新消息,2016年2月26日凌晨北京市教委发布声明称将暂停“师生家校”系统的使用;从下发文件强制要求家长安装到更名,再从家长自愿下载到暂停使用。阿里推行“师生家校”一路坎坷,有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和不确定因素。

    一,企业文化,阿里是互联网草根企业出身,构建的是一套电商生态体系,赚的是小卖家的钱,和教育没有丝毫关系,从产品名称上就没法得到家长的信任,这也是其更名的原因。

    二,产品功能,除了家校互动,阿里师生打的是“健康”牌,切中学生身体健康这个点,但是数据源头没法把握好;健康是多维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而且是非常个人化的,单从饮食结构和体育成绩就能判断学生的健康情况吗?何况每天的饮食需要学生主动上报,学生没有积极性,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无法确保。

    三,利益关系,阿里师生难以在北京大面积推广,这与市教委、区教委和学校之间的利益分配达不到一致不无关系。

    国家政策风向有变,统一入口

    家校产品从最初发展到现在近20年,2016年成为最关键的一年,因为政策风向有改变;2015年,安徽、江苏各地教育局叫停收费的校讯通业务,收费的短信互动方式已经走到头了。不仅如此,2016年伊始,有消息称2017年后所有家校互动产品将实行按区管理,每个大区域最多可使用2种产品,但暂未见具体的书面通知,教育部的意图在于规范产品入口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

    随后,重庆市教委表态,将全面清理规范校讯通、翼校通等有偿服务的家校联系平台,可以说微信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潜在威胁。

    一言以蔽之,家校App的出路在哪呢?可以说,教育产品拼的不是行政支持,而是对教育是否有实质性的帮助;拼的也不是是形式化的产品特色,是对互联网特性和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像学信科技这类出自教育集团又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很有机会。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下一篇将继续为您论证家校沟通App转型之路,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沟通App走到死胡同了,2016年最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f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