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事旧闻
艺事旧闻(32)

艺事旧闻(32)

作者: 品老茶看旧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10:13 被阅读0次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是骂人的话!

骂请和尚念经的主家。明明身边有会念经的和尚,偏偏要花大钱从外面请。

骂的狠的,当然是自家的和尚。后来,触类旁通,越来越多的层面的人才遭遇了此等不公,就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其实,多换个角度,结果还是不一样的。

九十年代,对专业院团有一年一台大戏的业务要求。排戏,就得有本子。找本子,就找出了故事,也是问题和矛盾。

身边有剧作家,专门机构养着的。但是,正因为是自己人,用他们的本子没有预算。也就是没有稿费。管钱的有道理:平时的高工资拿着,就该出本子!

剧本方不乐意了:凭什么买别人的有钱?

不给钱,软的硬的都有,就是没本子。

于是,年年花钱从外面买本子。

于是,年年也有外面的花买他们的本子。

死结。

有人或许说了:给领工资的人定任务呵!

身边的人就说了:创作又不是做家俱!比生孩还难!怎么能定任务?

后来,总算定了任务。

年年定任务,年年也完成;外面用了的也算。

这个死结!

相关文章

  • 艺事旧闻(32)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是骂人的话! 骂请和尚念经的主家。明明身边有会念经的和尚,偏偏要花大钱从外面请。 骂的狠的,...

  • 艺事旧闻(28)

    1992年,市里承办‘《金瓶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一位香港专拍此类电影的大导演。会务安排我专门跟班接待他及他随...

  • 艺事旧闻(29)

    书接上回!故事主角都是同一个人! 参加《金》学研讨会的导演住下不久,就私下找我,交待了两件事。其中之一,他咬着我的...

  • 艺事旧闻(33)

    1990年代,省里在海滨城市举办了一次十五天的编剧培训班,住在望海宾馆,果然就在海边,松涛掩映,海涛声声,黑色的礁...

  • 艺事旧闻(34)

    1980年代末期,单位公车才刚刚普及,标配北京吉普。基本上为一把手专车,干部下乡,也经常用。从这一点说,风气还是比...

  • 艺事旧闻(31)

    依然书接上回。 这一次主要是导演的故事。 研讨会不只邀请了导演,还邀请了另外一些相关的艺术名人。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北...

  • 艺事旧闻(30)

    书仍接上回。 还是《金》学研讨会期间的事,距今已经二十八九年了,有些细节已经模糊甚至错别,牵扯具体人的事不敢乱说了...

  • 艺事旧闻二十

    枣庄本地特色:羊肉汤、辣子鸡! 多么有影响呢?有例为证: 某羊肉汤店为抗议调税,关门三天,引市民躁动,尤其网络暴力...

  • 艺事旧闻之四

    导演是剧团里最年长的在职人员了,也是我最为尊重的师长,他的夫人是剧团60年代以前的台柱子演员,有着响当当的名号,影...

  • 艺事旧闻之十

    从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生态。 当然以我的经验体会知道,这仅仅是市县两级文艺团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事旧闻(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hb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