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泉水很多,所以我们村的名字也是用水来命名的。
我家乡的井是就着泉水而建的,哪里有泉水从地下冒出来,我们就在哪里建井。
我家乡的井不是那种很深的,用一个吊桶来打水喝的那种井。我家乡的井虽然也是用来打水喝的,但我家乡的井没有那么深,也没有那么窄,更不是圆形的。
我家乡的井是四四方方的,大概2米多长、2米多宽、1米多深。
我们所说的一个井,也不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水池,而是由两、三个差不多大小四四方方的水池组合而成。在人多的地方,有时候还会建4个这样的水池。
这些水池,排成一条直线,在顶部用一条细短的水勾连接起来,水就从一个水池流到另一个水池里面。它们之间会有一步的高差,用来防止水倒流回去。
泉水冒出来的地方建第一个水池,这个水池用来挑水喝。那时候,我们家乡的农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大家在家里准备一个水缸,水缸里没水了就去井里挑水。
水由第一个水池流到第二个水池,第二个水池用来洗菜。我们在地里摘的蔬菜水果都会拿到这里来洗。
水再由第二个水池流到第三个水池。第三个水池,我们用来洗衣服。上午的时候,这个水池旁边会蹲满了前来洗衣服的女人,她们把衣服一堆一堆的放在井边,衣服花红柳绿的,但大部分都有土地里、田地里的泥巴。
这时候的井边是很热闹的。大家刷的热火朝天、搓的热火朝天、谈的热火朝天。家长里短、新闻趣事,都是从这里传播的。
在人多的地方,我们会建四个水池,最后一个水池用来洗猪草。在人少的地方,我们也会建两个水池。三个水池的居多。
我们村很大,村里大概有四、五个这样的井。我家离最近的那个井特别近,村里大概就我们家离那个井最近了。
我们用脚走过去大概也就2分钟的样子。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家的东西都爱拿到井里去洗。洗菜、洗衣服、洗猪草、洗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不管洗什么,去井里洗总是洗的最干净的,毕竟井里的水一直在流动。我喜欢下午没什么人的时候,去洗衣服。那时候,井边几乎没有人,水很清,可以看清井底任何东西。
我家乡井里的水,冬天是暖和的,夏天是冰凉的。只可惜后来,每家每户都有自来水了,家乡的井也变成了废井。常年没人管理,井里都长满了野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