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生活是充满遗憾的。
像《红楼梦》中黛玉香消玉殒,宝玉恨不能立马跟她去了,但是他有他的责任在,他是“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贵族世家的宝二爷,他得按住他的暗潮汹涌,一天一天熬下去。
想她啊,特别特别想她。
无人问津这份思念,一切照旧,而他要不动声色,他要担起余下的日子。
曹雪芹写感情的厚重,是吐了血,发了疯,卧病在床,奄奄一息,甚至一命呜呼。
但是多数人,感情不会轻易的化为生死,心中的残缺是要用日子一点一点填补,最后成了心结,忘不了,偶尔毫无预兆的发泄一下,然后照旧流淌,浸入灵魂。
怎么表达这种思念呢?
是枝裕和把它放到一幕幕生活化的场景里。没有大场面,没有大冲突,不耀眼,不冲动,家长里短的对话,像春日和煦的风在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最受宠爱的长子突然离世后,他们邀请被救的芳熊每年祭日都来拜访。
“如果没有人可以恨,我会感觉更难过”。
如果没有这个发泄点,日子还怎么继续下去。
2015年6月号的【SWITCH】杂志里,是枝裕和解说道“大概是母亲的去世太让我难过了。如果不用这种形式来进行追悼,我感觉会没有办法继续走下去”。
如果没有,也就继续下去了。
人生有太多遗憾,有时候我们痛得浑身瘫软如同行尸走肉,甚至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当你老了,你回头,会悟出来,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慢半拍,一次次的遗憾。
“心有所动,即知物哀”。这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伤,是万物的情致,是一种美感体验。
这也是是枝裕和的审美。看似寡淡,其实有味,符合东方哲学里的以柔克刚。
这部无心插柳的作品最终成为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大概也是因为这种最直接的记录,让大家看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是枝裕和常被看作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而是枝裕和跟前辈相比,多了点希望与温情,他抛开了日本传统中的颓废与虚无,让人从淡淡的哀伤中汲取力量,就像那个一代传一代的黄蝴蝶的故事。
“经历了冬天的蝴蝶,终会蜕变为美丽的黄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