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作者: 嘎玛曲珍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17:04 被阅读0次

一、必须依止(上师或)善知识之理由可由三门来解释:

A.依经文来解释

B.依因明立量来解释

C.依譬喻来解释

要想获得圆满佛位的人必须积聚一切福德和智慧的资粮,和消除一切烦恼以及所知二障。

积聚资粮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识才能知道。

烦恼障:

烦恼障,佛教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

所知障:

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

人我执

执着这个身体是自己,就是人我执,简称我执。

法我执

执着一切诸法,就是法我执,简称法执。

我执生烦恼障。法执生所知障

我执破除了,就证得正觉了,正觉阿罗汉果。法执也破除了,就成佛了。

二、善知识之种类,概说有四:

(1)依止的对象:属于普通众生一类的善知识;

依止的主体:初修业的人。

(2)依止的对象:属于地上菩萨一类的善知识;

依止的主体:自己的业障大部分清除以后。

(3)依止的对象:属于化身佛一类的善知识;

依止的主体:自己已经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

(4)依止的对象:属于报身佛一类的善知识。

依止的主体:自己证得地上的果位。

三、四种善知识之界

(一)佛陀对善知识的定义

具足断、证二种圆满的胜士

断:完全断除了烦恼和所知二障。

证:完全圆满了两种智慧。

(二)地上菩萨的善知识是指从初地到十地之间各地不同的断、证诸功德。

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具足摄受众生之十力功德自在:

1.于寿得自在者;

2.于心得自在者;

3.于资财得自在者;

4.于业得自在者;

5.于生处得自在者;

6.于欣乐得自在者;

7.于愿求得自在者;

8.于神通得自在者;

9.于智慧得自在者;

10.于法得自在者。

(三)普通众生类之善知识的条件,有八种、四种、或二种。

1.八种条件

①多闻大乘经典

②持守菩萨戒律

③具足修行证悟

④悲心济众

⑤无忧畏惧

⑥忍耐谦和

⑦心离悔戚

⑧善于言辞

2.四种条件

①多闻离诸疑

②能持诸善法

③说明烦恼污染门的道理

④说明清净寂灭门的道理

3.二种条件

①深通大乘教义

②持守菩萨戒律

五、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1.恭敬与供养

2.爱敬并承事

3.修行及努力

常啼菩萨求法的故事

无厌足王的故事

六、向善知识求法的方法

1.首先要具足菩提心

2.把自己作为病人、把法作为药物、把上师作为医生

3.设想自己是一个孔口朝下的器皿,或无底之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

七、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1.不堕恶道

2.不为恶友所诱

3.于大乘法得不退转

4.速疾超离异生位

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

相关文章

  •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一、必须依止(上师或)善知识之理由可由三门来解释: A.依经文来解释 B.依因明立量来解释 C.依譬喻来解释 要想...

  • 《解脱庄严宝》学习笔记(第三章)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一、必须依止(上师或)善知识之理由可由三门来解释: A.依经文来解释 B.依因明立量来解...

  • 【称佛名号品第九】——圣一法师《地藏经讲记》(12)

    地藏本愿经讲记 圣一老法师述 此乃成佛之因,向後诸品皆成佛之因,收束此经。 前品度生之缘,种种善缘,助众生离苦得乐...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获得加持的窍决是虔敬的信心

    一、善知识 “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这是汉地禅宗六组...

  • 文摘:《坛经》讲解(中)

    下面开始讲法: 禅定 慧能大师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导见...

  • 道前基础——正宗分(六)

    丁四 依止胜利亲近善知识,如法修行,可以最快地成佛,令佛欢喜。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可以远离恶道,不做违背戒律的...

  • 愿成佛道,先结善缘

    这世上有个东西缺了它什么也办不了, 这个东西叫“缘”。 故事一 佛带着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同行,半途口渴, 佛让阿难...

  • 《解脱庄严宝》学习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成佛之方法 问曰:“如果我们都是具有佛种性的人,从无始以来也曾经多次获得人身宝,并且也屡次的遇见过善知识,为...

  • 扇之缘,善之缘

    君诺老师出了个题目,让大家以“扇”为题写一首五律或七律,我冥思苦想,也找不出头绪,最终没成诗,但关于扇子的记忆却断...

  • 人间伪善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激昂之士,也不乏蝇营狗苟之徒。古有荆轲刺秦之壮举,今有烟花善缘之伪善。 炎炎夏日,烟花善缘,为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mg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