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功夫的训练

功夫的训练

作者: 拾光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2:04 被阅读16次

开始在读书时进行记笔记的训练,把读一本书时的妙得和启发、印心的字句,浓缩在一张A4纸上,形成一条线贯穿的构架,相对地更容易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再是一盘散沙,取而代之逻辑清晰的主线,一目了然。

这两天对赤木明登的《无名的道路》和林曦的《只生欢喜不生愁》尝试着做笔记,这两本书都是前不久读过,对印心的字句和喜欢的文字划线标记。翻开一看觉得文字并不多,可是两本书的笔记都是摘抄放在了A4纸的两面,如此一看会觉得内容好多啊,但再琢磨读一番笔记,很容易提取关键词,并把相类似的观点合并,如此会觉得内容浓缩了很多,相应地形成了对自己有用的主线脉络,并有相应的扩展。

《无名的道路》:

主线:小我是怎样的,传统的艺道是怎样的——通过传统的艺道让小我消失。(通过艺道与内心对话,与万物对话,探寻真实、纯粹的本我)

学会了使用语言,就产生了小我,通过“概念”的滤镜观看眼前的世界。世界被各种概念淹没,很难与之建立直接而鲜活的关系。做东西(作者是做漆器的),相尽方法让“自己”消失,让被执念束缚的小我消失。和内心对话,安静地降落到自己心底的最深处。消除小我后,进入毫无人为造作之心的境界,美才会翩然而至。

在修习中反复做同一个动作,身体便会渐渐记住其中的节奏感,不用思考,身体便会做出反应。在此体验之上,人们超越了语言的限制(消融了小我),可以全身心地体验到一个尚未被割裂的世界(印证探得本心、纯粹的我),世界不再与人遥遥对立,而是与人相接,融为一体。

所谓传统,就是要循规矩,要停止思考,把自己的整副身体交出去,反复模仿规矩,专心致志,重复下去,锻炼到极致处,会有爆炸般的自由和忘我的快感。(我们的世界里,未知比已知多太多了,分析、思考、语言可表达出来的元素永远小于心灵感知到的整体。)

传统的茶道、花道、香道被称为“道”的技艺,其本质是一个方法论,一个地基,所有规则手法早已被身体铭记,与人的交流,只需身体语言,不用介入思考,如此解体环绕着世界的帷幕,重新建立人与世界鲜活的关系。人在道中,用身体与世界进行着更完整的接触。

这个世界的进深,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闭上眼睛,亲手触摸才能感受到。必须心无旁骛,听声,观色,用手去敏锐感触,集中五感去感受,只要去感受就够了。

对细微的把握,将内心化作一片空白,耐心侯其出现,将其捕捉。

将人与身外自然连接在一起的来自这颗心。古陶的气韵来自于造它之人,用它之人,感受它的人,气存在于人的感觉里。

支撑“喜欢”的并不是语言(不是小我的胜利),而是扩张后的意识、无法言喻的感觉。我想把“喜欢”永无止境地追寻下去,潜入自己的最深处寻找依据。我的最深处在哪里,我想总有那样一个地方,等我到达时,能找到自己的喜好,遇到一种绝对性的存在,总有一个地方,原本互相对立的个体和普遍性和谐共存。

如此整理出这本书的主线,在读其他书时遇到类似的观点也很容易放进已有的主线。这是昨天读梅萨藤的《海边小屋》的摘句:一个人决不会在追求自我中“找到自己”,相反的是,在寻求别的什么事物中,通过约束规范自己(甚至铺床叠被日常事物),一个人才能懂得自己是谁,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

《只生欢喜不生愁》

主线1:技艺和功夫的训练(通过手上功夫的训练、内心的训练收获秩序、本体、欢喜、柔软、真实、心力强大、定力)

技艺训练的是手上功夫。当一个人处于压力和被动状态中,不是反复的想和琢磨,而是提笔开写,此时手能帮助你,在过程中渐渐感觉到那种你渴求的平静和节奏感。

借由一个艺术的方法来学习生命的秩序,以及学会尊重这些秩序。

艺可通道,安安静静地把外在感官收摄起来,就能发现那个本体的存在,“无用”要求从水里的月亮回到天上的月亮,让心能够像镜子一样映现大千万物。

要精进一门艺道,人在面对心之所好的时候,会天然地欢喜,他的内心是柔软的,也更接近真实。就像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

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练出力量,练出稳定,学熟了,才能活用成自己的内容,也是任性挥洒的底气;向内寻求和确认,让自己高兴和甘愿,才会有积攒了珠宝满床再一时倾尽的气魄;心力强大了,就能选择、承担和放下。

“痛快”的控制力和准确都是多年修炼的结果,只能抓紧时间多用点细致的功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不止能让人真正安静下来,重要的是磨练出来定力和冷静的观察。

主线2::专注的力量

专注向内的源泉,把所有心力专注于尽力的过程,消融对结果和目的得失的隐忧。

专注是让手上仅有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的唯一出路,通过专注,保证一段时间的真正品质。习惯全然地人到心到地去做一件事情,比如10秒的凝视、一两句重要的话,你会惊讶于专注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它所传达的珍惜和感情也是不一样的。

古来对专注的训练,始终贯穿在每一种技艺和功夫里,比如冥想、拳术和书法。

这种训练就两种路数:做点啥和啥都不做

“做点啥”就是借由做一点事,通过对一个对象与技艺的专注和精熟,达到忘我,然后物我两忘。另外一个途径,就是纯净的观察,比如禅坐、冥想。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准备,最后两者合一。用啥都不做的状态做点啥,操作状态已经专注到可以超越心智的消耗,而成为一种自然的节律,如同春夏秋冬更替的自然,如环无端。

能真正纯粹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就能逐渐看到自己内心的缺失和不安,认识到我们未经训练的心就如同野马猿猴一样奔腾无定,并且与它们和解。

这种内在训练是进入书法、进入功夫和很多技艺的重要基础和准备。

专注于一项目标,足够简单的目标才能滋养出丰富的生活。由简致茂,越忙碌越补养,越投入越有能量。

当下是道的入口,试着像练肌肉一样地在当下专注觉醒,练出定力,辨认出业力惯性的影响,如此出离每次都栽在一个坑儿里的轮回。

主线1和2本质也是一样的,训练技艺和功夫也是增强专注的能力。这两本书的观点本质也是一样的,借由一门传统的艺道,训练技艺和功夫、训练专注的能力,当下是道的入口,是消融了小我,借由艺道探寻天上的月亮-本体)

相关文章

  • 功夫的训练

    开始在读书时进行记笔记的训练,把读一本书时的妙得和启发、印心的字句,浓缩在一张A4纸上,形成一条线贯穿的构架,相对...

  • 功夫训练意境

    把魂魄书写在布达拉宫,把梦想奠基在万里长城上。 心中有日月、神不现于形,心性空明,因敌成体 如捕鼠之猫、如猎食之虎...

  • 咏春拳腰马的根源,东莞咏春拳馆梁康撰写

    叶问咏春拳是传统的南拳功夫,但是又很“非传统”很多训练程序,核心的训练要点和别的传统功夫刚好相反。相传五枚法...

  • 站桩有多妙?只有体会知道!

    站桩,是传统功夫养生文化中独特而高效的训练方法; 一直被内家传统功夫养生、中医养生等所用, 而且是最主要的基础训练...

  • 练拳心法11

    练拳心法11 训练腰腿功夫伸展筋骨,练拳时,劲力比较明显,其实这根本不是训练明劲功夫,这一点勿需明白。一旦身体各处...

  • 提升你的整合技能

    学过功夫的人都知道, 功夫练习中, 动作要一个一个分解进行训练, 出拳一定要出到特定的位置 ,用到特定的力气, 每...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笔记第九篇

    第七章 军争第七 最不重要的就是战斗本身。训练、行军、宿营,功夫都在这些地方。“善战者、无智明、无勇功”功夫...

  • 八一颂

    飒爽英姿好战士, 本领过硬保边疆。 投身训练长功夫, 参与行动做贡献。 ...

  • 华夏功夫古流传

    华夏功夫长古传, 想要练好水滴穿, 天天训练常勤奋, 水落石穿见不凡。

  • 我是这样练习英语开口说(重点用功夫英语FaceFonincs练习

    重点提示:英语的正确学习顺序是听说读写。 听:用泡脑子(功夫英语训练听力)的方法训练,即听正常速度(老外平常说话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功夫的训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ne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