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师,常被问到“老师,你可以给我个建议吗?”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有的来访者婉约一些,会在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也有的豪放直接,直接为着建议而来。曾经遇到来访者,咨询中不打算跟我交流任何自己的情况,只静坐等建议。
每当被问及“建议”的时候,我都感觉诚惶诚恐。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仿佛自己是个解决问题的百宝箱,宝箱一打开,里面有解决各色问题的良药。有时候,我也确实希望如此,毕竟,每一个来访者都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痛苦而来,若能用一分钟的时间,给出一个建议,就能让对方沮丧而来,欣喜而归。
又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每当来访者问到“是否可以给建议”的时候。
咨询师的回答,通常都是“不可以”。
这么回答,并非故弄玄虚,只是,“提建议”这件事原本就非常玄妙。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1.每个深处痛苦的人都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
这并不是恭维,最有动力解决问题的,往往是深处困境中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情绪的低潮期,他会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会。
事实上,关于如何走出糟糕的情绪,他想必已经看过了很多的书,听了很多专家的建议,也在生活中寻找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如果在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就盲目地给建议。
通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
比如,面对一个抑郁的来访者。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你告诉他,试着别压抑情绪,把想说的都说出来,想哭就好好哭一场。
他会告诉你:"我试过了,哭不出来,也说不出来"。
你说,是否可以找身边的朋友陪着你。
他说:“找过了,没有朋友”。
你再说,心情抑郁的时候,听一些喜欢的音乐,或者去运动也是好的。
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愤怒了,会嘶吼着对你说:“你以为我没有试过吗?”
……
所以,你看,向你询要建议的人,原本已经给你挖了一个大坑,他已经听过了很多建议,试过了很多方法,当坐在你面前,向你问出“你可以给我建议吗”的时候,他实际想表达的是,你有什么灵丹妙药给我吗?
自古灵丹妙药只在神仙处有,只在小说里有,心理咨询师手中,自然没有。
因此,来访者跟你索要的原本就是你没有的东西,自然很难满足其心愿,如果盲目给建议,通常的结果是,双方都感到挫败。
索要建议的人感慨,心理咨询师,也不过如此。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给出建议的人感叹,为什么我这么无能,帮不到他?
2.问题并非一天形成,也非一个建议可以解决
我们接着拿前面提到的抑郁的来访者来说,所谓抑郁,虽然从症状上看都是吃不下、睡不着、心情低落,严重的甚至想到自杀。
但从原因上看,却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原因。所以,在没有对来访者的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前,就盲目的给建议,原本就是不理智、也不负责任的做法。
多读书、勤运动、保持心情愉悦之类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未必人人都做得到。这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甚至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远不是一个建议可以解决的。
另外,每一个症状都是一个复杂系统。
比如,你说抑郁是因为心里的苦闷说不出来,也哭不出来。
这本质上是一个情绪压抑的问题,为什么压抑?是原生家庭没有表达情绪的习惯?是曾经掏心掏肺,却被最亲爱的人伤害?还是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难以信任?……
这都需要与来访者一起工作,抽丝剥茧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一句“尝试表达”自然解决不了问题。
再比如,抑郁是因为找不到朋友诉说。
为什么找不到朋友说呢?是人际关系很差,没有朋友?还是心有戚戚,有朋友,只是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而已。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前者是人际关系问题,后者是“讨好型人格”的可能性很大,这又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探索的问题。自然也不是一个建议可以解决的。
3.“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当来访者跟你询问建议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生活中缺乏“建议”,而是他之前所听的建议都不管用,他所来寻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新的、更有效的建议。
而为什么原先的建议都不管用,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玩味。
很可能的原因是:不是建议不好,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
三毛曾经说过: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
人一旦行动,一旦有目标,都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若每一次遇到困难就回头,再去寻找新的建议,再多的建议,也怕只是枉然。
与其四处找建议,不如闷着头行动,在这一点上,不妨学学《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那样一直跑,一直跑,跑到问题解决的那一刻。
4.“建议”的本质是把生命的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上
在心理咨询室中,常常有一类问题是关于选择。来访者会邀请咨询师来帮他做选择。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比如,
“你觉得我是考研好还是工作好”
“你觉得我是读心理系,还是读建筑系好”
“你觉得我是离婚还是忍着比较好”
“你觉得我是出国深造,还是守着这份旱涝保收的工作比较好”
这些问题,如同“出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本无所谓好坏,但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不同的人生画面,当来访者邀请你帮忙做选择的时候,本质上是在邀请你参与他的人生,甚至为他的人生负责。
这样重大的责任常常让我感到惶恐。
我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地帮来访者做个选择,比如,就在前两天,一个读者问我:
“我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可是他说他对我没有超越朋友之外的喜欢,觉得有比谈对象更重要的事,我是不是应该放下”?
我虽然犹豫,也试着回答:
“我觉得他有比谈恋爱更重要的事情,你也应该有比谈恋爱更重要的事情。我们终究不能因感情而活,但可以活成更有趣的自己。”
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其实自己心都很虚,我有什么资格教她放弃还是追逐?
果不其然,读者迅速回我:
“当我决定放下的时候,他的一条消息,他叫我一起去上一节课,他叫我出去,我就不淡定了,我就不能放下好好学习了,姐姐我该怎么办?”
“可以给我个建议吗?”“不可以”这是时候,我才意识到,当一个人想要把选择权交到另一个人手上的时候,问题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只能回她“这个,你要自己决定”。
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听上去冰冷且残酷。
但这又是现实。
写完以上四点,深深感觉:原来我是这样无用的咨询师啊!
但转念一想:无用就无用吧,人终究都要承认自己的局限。
当你下一次问我“可以给我个建议吗?”
我还是会回答你“不可以”。
我可以听你讲心中的苦闷,可以静静地陪着你,可以与你一同找到问题的根源,甚至,陪你一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时光。
至于建议,抱歉,真的没有。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