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认真翻阅和学习了简书谈写作的专题时,我加了简书驿路奇奇的微信,并且很荣幸地来到了谈写作的群里,终于有种找到同类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有想好,如何发言,如何互动,如何练习,但我想比起,一直以来,在朋友圈,几乎是以自言自语形式的读书纪录,也许,我在这儿,可以找到老师,找到同伴。
我关注“Kindle问简书,今年你读了什么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认真阅读和收藏了作者看的书,写的书评,有的在App里,有的在笔记本上,我一直以为只有签约作者才可以参与活动,所以也没有想要去分享自己的,当看到奇奇在鼓励我们也参与时,我才明白过来,噢,原来我们也可以参与,虽然并非奔着首页,向着精选而去,但是通过参与,去整理,纪录,回忆,这种活动方式,挺好的,还可以将自己的所看,所读,所思,与简书好友一起分享,不亦乐乎?
与简书结缘,是在我喜欢写作的同学,简书为底迟,那儿知道的,因为她分享到了朋友圈,然后我看了她的文字,也看到了这个纯粹为作者,为喜欢写作的人而搭建的平台,我就几乎同一时间舍弃了空间和其他论坛,但是写作,或者只是写,已经十多年了,很多文章就这样躺在空间日志里,从未拿出来分享过,与简书结缘日子不长,而且也没有整把整把的时间来写作和编辑,但是我从未离开过。
跟Kindle相识,是在生老二以后的月子里,是在一个中国社科院的博士朋友办的微信群里,有人推荐我看电纸书,因为经常抱着娃儿,只有一只手可以活动。刚开始我以为只需要在手机下载一个App即可,可绕了一圈以后,才发现,我需要买一个专门的阅读器,然后就开启了我的一个新的阅读节奏和时期。
因此,接下来,我想与简书友分享一些入手Kindle来的读书笔记和日记。
9月21日下午4:03
【米兰书阁】kindle。淘宝上一般买了东西,我只管收货,也不管快递的快慢,但是从来没这么期待一个东西,终于等到了,经开思群友推荐和指导,试读后,决定入手,以往总觉得电子书不好看,不能画,不能写,不能记,但是亚马逊卓越开发的这款,都能操作,确实比较符合我的阅读习惯,对于我这个客居外地又不堪纸质书之重的人来说,确实可取,对于我这个信奉书非买不可读也的人来说,确实可以。不过看的好的书,电子书里没有的,还是要买纸质版来珍藏,也请发烧友们多指导和交流。
9月26日下午2:40
【米兰文萃】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王小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语:这篇文章我看完以后,又回来继续看了一遍,对《老人与海》,王小波先生的解读,让我最敬服,人往往自我设限,或者不敢不想做限度外的战斗,因此沦为平庸,躺在舒适区,便不再动弹,成为真正的失败者。但是“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
9月27日上午9:04
【米兰文萃】《万万没想到》。今天,我们的媒体和网络上又各种观点鲜明的文章和报道,它们或者骂得特别犀利或者捧得特别动人,观众看得畅快淋漓,十分过瘾。……它们只是在迎合和肯定人们已有的观念而已。语:从另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当今的媒体环境,也许真没想到,这只是在娱乐大众,获取利润。不知圈中好友,是否有另外的思维来解读?
10月6日下午1:19
【米兰书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从被王菲的新歌《你在终点等我》感动到,得知此书已有了同名电影,可惜还没法去电影院看,于是下载了这本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国庆假期,玩乐休息带娃之余,结束了《万万没想到》,便开始追,一路狂奔到《吃货的战争》这一章,活脱脱被作者的文笔,趣味逗到,半夜起来拍娃睡觉,看到都忍俊不禁,有时候也被他深深的一笔一句一段暖到,触到,泪到,亦全然不畏惧那股痞野的文风。都说他是微博里最会写故事的人,但是直到今天,我认真百度了“张嘉佳”,才知道他早已才华出众,作家,编剧,导演,而且是个资深文艺青年,并且是男青年(我一直以为他是女的,直到真正认真开始读他的文字和故事)
10月10日上午9:38
【米兰书阁】《天幕红尘》。最近老公在看《天道》,也让我重温了下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从而知道豆豆又出新篇《天幕红尘》,商道,人道,天道,总有一个亦商亦哲的人,一个神圣高大的形象,在引领着所有故事的展开,揭示着所有人物的命运,依然是世界背景,商战风云和人生思考,而政治元素的介入,又带来另外一番景象,面对纷繁复杂,我们如何不眼花缭乱,如何不迷失心性,实事求是,见路不走。如同看《天道》一样,有很多不是常人的思维能理解的平常事,所以值得记下来,反复咀嚼,认真思考。
10月15日下午10:21
【米兰文萃】关于教育。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卢梭《爱弥儿》
【米兰书阁】爱弥儿。最近萌萌有些叛逆和固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气,流一些莫名其妙的眼泪,怎么问,也不说,怎么训,也只是哭。如何要维护好她的天性和自尊,又想要引导她养成好性格和好习惯,还真是让我没了办法。因此,最近开始猛追大师的著作,一发不可收拾,对之前的很多心理和态度,反思了很多,也开始调整方式,感觉到一些变化了,也和解了。对于家长的自我教育和反思实践来说,这确实是一本不得多得的好书。谢谢开思群友的推荐!
【米兰文萃】一起当学徒。当爱弥儿去学他的职业的时候,我也希望同他一块儿去学,因为我深深相信,只有我们一起去学他才能学得很好。我们两个人都去当学徒,我们不希望别人把我们看作绅士,而要看作真正的学徒,我们之所以去当学徒,并不是为了好玩,我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做学徒呢?语:此种希望亦是接下来的人生中我的希望,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禀赋,也希望与孩子们一起当学徒,一起学习技能和特长,一起丰富人生。
11月2日上午10:27
【米兰读书】10月29日拿到理想国会员,广西桂林大学生堺十八漂流过来的《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看到书本,封面上的那一段话便吸引了我,然后开卷,没有停下,但是最近习惯了电子书也被电子书习惯了的我,时不时会在纸上点一下,以为它会翻页,还是将纸质书放进了书柜,在kindle里下载了电子版。昨晚入睡前,将最后一篇看完,关上电子书,然后告诉自己,现在,可以写下点什么了。
水木丁,很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知道是作者的大名,还是作者的笔名,也不知道其中韵味。网上资料显示,她是一位媒体人,七十年代人,而她自己的书中显示,她是一位大龄文艺女青年。微博粉丝,一万。很多,但也不像很多出名的作家那样,动辄上百万的粉丝,所以,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她,但是也有很多人,知道她了,便开始有了。
是的,我就属于这个后者,因为,我没有觉得她写的东西是心灵鸡汤,也没有觉得她像个知心姐姐,尤其是作为女人这个同类来说。但是,整本书下来,我看到了她的明白,她的敏锐,她的智慧,她的彻悟,她的孤独。不管是对写作,对天性,对美好,对亲友的热爱,还是流淌在写作,在生活,在心底的自由,都是我想要的,也是我的。但是她,她的文字,有我,也已经疏离了那个我,而我,却还远未达到这一层。
11月12日上午10:20
【米兰书阁】鲁滨孙漂流记。也许这就是上帝的安排,当人们抱怨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上帝往往给他们换换位置,去亲身体味一下。
11月16日下午8:17
【米兰书阁】威尼斯商人。它们就像水上的达官富绅,炫示着它们的豪华,那些小商船向它们点头敬礼,它们却睬也不睬,扬帆直驶。……开篇的第一幕,作者的才情,译者的才力,几乎一瞬间震撼了我,也许有的书,有的人,恰到好处的,在此处重逢,在此处遇见,从此沉沦其中,完成心想的疏离。
最近开启世界名著模式,看完以前未完待续的《鲁滨孙漂流记》,便从莎翁开始,把中考高考研考错过的文学名著,一本一本补回来,或者向美洲西部故事一样,跑马圈地似的,尽可能地去读,尽可能地去记。而耗尽元神,英年憾逝的译者,求于最大可能的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的精神亦让我肃然起敬。人,就是要这样,倾尽全力,释尽光芒,才彻彻底底,无怨无悔。向伟大的作品和译者致敬!
11月19日下午7:36
【米兰书阁】哈姆雷特。让蜜糖一样的嘴唇吮砥愚妄的荣华,在有利可图的所在屈下他们生财有道的膝盖来吧。——哈姆雷特。ps:戏剧的美,文字的丽,情节的精彩,人物的刻画,真是让我爱不释卷。
11月23日下午10:33
【米兰书阁】我不是潘金莲。许多人栽跟头,没栽在“大”字上,皆栽到“小”字上,或者,没领会“小”字的深意。——《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ps:即便早有各种贬斥与所谓的戏子论,但是电影就是电影,小说就是小说,都只是一种文字而已。苦思不得看,只好搁置《小团圆》,一口气读完了原著小说,就更加想去看到一直在风口浪尖却努力漂亮的女演员如何演好这个所谓的刁民,固执的的农村妇女,去看一群男戏骨如何把各种官场百态演绎得活灵活现。看似荒诞,看似难缠,不管是冯导的方圆之间,还是作者的字里行间,早有深意,各有体会。
11月23日下午10:55
【米兰书阁】少女哪吒。在我小说里,女人都活得十分吃力,她们大多并不美貌,显得有点笨拙,但都十分强悍,足够坚韧,因为她们要求的多,尊严,自由,独立,品质好的生活,她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绿妖。
语:是的,第一次知道绿妖,是在水木丁的作品里,第一次看绿妖,是在寻找理想的声音里,因为想尝试下读书录音,便报名了选拔活动,学习下录音剪辑,《少女哪吒》被推荐,马上勾起了我的好奇,是的,王晓冰,倔强着,坚韧着,昂扬着,勇敢的逃离,如绿妖本人,或者看到了自己,一样的倔强,一样的坚韧,一样的笨拙,一样的昂扬,一样的要求,只是没有勇气逃离,或者不能逃离,后果不堪,与自由自我相比,作茧自缚,也是一种代价,顾此失彼,未必是件坏事。
(这两篇似乎是一天更新的,有时候光顾着看,没有来得及记录)
12月1日下午2:16
【米兰书阁】呼兰河传。看完绿妖的《少女哪吒》,再回到图书馆首页,想是回到莎翁的麦克白还是杜拉斯的情人,手却点进了《呼兰河传》。从第一页第一行字开始,就有几千人标记,然后我越看越自卑,越嫉妒,却越想看,越为作品折服。我看书从来没有跟作者较过劲儿,从来都是欣赏,赞叹和共鸣,可就是这位女作家,让我感到自卑,是的,她就是萧红,在三十一岁前便蜚声文坛的民国才女,就是那个中国文坛上如闪电般击破长空的女作家,那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女汉子,那个风口浪尖皆不怕的女人。如果在这样的天才面前,反思自己的格局,反看自己的底子,真是会让人绝望的。
12月2日下午9:26
自我评论:一气呵成,看完了全篇,惊讶于作者的才情,也绝望于作品中的人情。有机会,定要再看一遍。
12月5日下午2:58
【米兰书阁】巨人的陨落。“一个酒窖需要秩序、远见和品味,”父亲常常这样说“这些美德让英国变得伟大。” 语:看一本书,总是遇到那么一段文字,如寂静夜空里的那道闪电。
自我评论:1168页,都说全球读者平均三天三夜看完,可对于我来说,此未终,彼勿起,有好长一段时间估计都不能更新书阁了
12月14日下午8:02
【米兰心语】巨人的格局。沉迷在《巨人的陨落》这部长篇大作里,让我一次次感叹,作家格局之大,史料之丰,构局之谨,人物之多,让我越来越佩服小说家。不管是世界名家,还是小众作者,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小小说,我对会写小说的人真是倾佩不已,艳羡不已。对场景的布局,对情节的紧致,对人物的细腻,对人性的深谙,对世情的洞察,对矛盾的拿捏,到底要怎样的头脑,怎样的功底,才可以写得出一篇又一篇的传世之作。
以前总觉得小说是无用之书,是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而我,也从不允许自己的生活里有空虚这个词,所以很少花时间去看小说。但是数本小说下来,还有莎翁的数个剧集下来,可现在我完全颠覆了自己对小说和戏剧的偏见,也许,恰好在这个年龄阶段,有了些积蓄,有了些阅历,有了些修炼,有了些练达,有了些从容,才能够毫无顾虑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小说,看戏剧,长篇或短篇,悲剧或喜剧,看世态人情,看民俗风情,看悲欢离合,看华丽美文,沉浸其中,真是享受。那些在文学史上鼎鼎大名,遗芳千古的大作家,着实让人望尘莫及,无法望其项背,但是,不管走到了哪里,我都想像他们学习,从格局开始,打开去,从胸怀开始,敞开去,从短文开始,练下去。
12月18日下午1:42(《巨人的陨落》阅毕)
【米兰文萃】我的原则: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要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在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米兰语:正是这种严谨、考究与真诚,头一次,对长篇小说看上了瘾,并且持续看完,我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几乎所有碎片化的时间,甚至包括睡前喂奶的时候,早晨宝宝们醒来前的时候,抱着睡觉的小娃的时候,接快递的时候,上下电梯的时候,等着接宝宝放学的时候。当然,最享受的光景,还是一个人喝茶,无人打扰的时候,将近半个月时间,认真读完,并作好摘抄。
12月19日上午11:19
【米兰书阁】乡土中国。看完《巨人的陨落》以后,决定着手好好拜读费老的作品,我是从李昇明老师的《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知道他的,我从来不掩饰对有才华,有理想,有志向的男人的喜欢,而从昨晚打开开始到现在,我深深地被这个一生致力于乡土中国研究的人敬服,而且几乎每看一段,我都是如此深切地怀念,十五岁进入高中以前的童年和少年的那些在乡土间的岁月,不管是泥土草木,田园瓜蔓,还是风土人情,左邻右里。
那时候,努力读书,只想逃离,而现在,却无法像新闻里的人一样,放下城里的奋斗与享受、资源和保障归隐田园,也许,只是还不到时候。总之,这本上世纪四十年代费老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乡村社会学”课程辑录的作品,在现在读来,依然如故,费老年轻时对学术的考究与拼闯,笃行与思考,在充满才情与现实的字里行间,展露无遗,青年学者,自当,终生,以他为师。
12月22日下午7:02
【米兰心语】乡土中国。在读费老的作品《乡土中国》时,我总觉得那就是我印象中的乡土社会,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已经生于斯,也只有老去了才可能归于斯,人生大部分时间却不再长于斯,乡土社会里的那种密切的关系和共同的经验已经不复再有,如今的乡土中国是怎样。
这让我想起来那年弟弟结婚的时候,有位伯父曾提出了要开一个家族会议,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老了,几乎都年近古来稀了,想在我们这辈的男孩子中间选一个主事的,以后家族中有什么红白喜事,教他来担纲大局,把所有要尽的礼数和细节都教会,可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无人响应。事实上,我也设想过,如果轮到我们,真要到了行养老送终之义务时,对乡里一切都非常陌生,毫无头绪了。
或者,乡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断代了,以前,各种政策鼓励下,一拥而上拿的城市户口,也把我们与乡土的关系划出了一条鸿沟,或许,唯一的关系,就是房屋产权或者土地的继承,可谁知道国家政策会不会最后连这点念想都不留给我们,或者我们的下一代。
这几天我正在看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还没有更新书阁、文萃和心语。刚在翻看自己朋友圈,并且打下时间日期时,我发现,这几个月来,自从有了Kindle,我阅读的速度很快,而且对一些我还想再读的书,我都当即记录下了那种不舍。许多时候,我都是这手里拿着Kindle,怀里抱着小宝。
今日,留下此篇,给现在和未来的自己,希望自己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在阅读与创作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和自由,在分享与评论里,找到属于同类的乐与相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