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本身就具有研究的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过程展开的。就教学工作来说,我们可以依据反思所涉及的教学的进程,将教学的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第二个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的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第三个阶段,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性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相互借鉴三个层面展开。
(1)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录,主要包括三点: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记录学生情况。
(2)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3)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的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放过听课的机会,不放过评课研讨的机会。除了要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得失。
“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在提高教学效能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