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关系中,让家长烦躁的一个场景是:
“妈妈,我就想要这个,呜呜呜”,
“乖,这次不能买了,你已经挑选两个玩具了,只能下次再买”
“不嘛,我还要买这个”
“不是跟你说了,家里已经有很多辆车子了,还要买”。(火蹭一下就上来了)
“可是家里没有这个颜色的,我还想要”,
“不行,这次不能买,家里的车子都被你给摔坏掉了,你一点都不爱惜,不行”
“妈妈,求你了,给我买一个吧,呜呜呜,我保证不摔它,呜呜呜”
“不行,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不许哭,走,再不走,我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待着”
“哇呜呜,哇呜呜”
这种情况怎么办?哄也不行,骂也不行,怎么办?当孩子出现情绪时,家长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呢?
解决情绪五部曲:
第一步:通过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分工”思路,消除自己的情绪,平常心对待问题。
可能此时你的情绪困扰是:“这孩子这么不听话,还什么都想要,又闹腾,我太生气了”
需要修改成:“我没有找到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办法,所以我很生气”。
这样修改后,情绪应该直接消除大半,焦点一下子就转移到想办法让孩子安静的问题上,平常心对待,放轻松,孩子一次的“贪心”,不会决定他日后一定会“贪得无厌”的,需要想办法解决类似的情况。压制住孩子的情绪只是一时安静下来,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同样的困局。
还有的家长,简单直接粗暴,直接打,打一顿就听话了,就好了,这种办法可以立竿见影,可是,你的打,只是让孩子害怕,并不是真的想明白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做,“为什么不能给我买”将会变成一个没有答案的疑问。他们同时会觉得,家长是因为生气了才打我,而不是觉得自己的某种行为是错误的,需要修正的。
第二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否定他。如何做到无条件接纳?
无条件接纳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但并不代表无原则的纵容。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他表达情绪,但并不代表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有个体差异,接纳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并不代表要不切实际地无原则夸奖。
在接纳孩子各种负面情绪的同时,共情他的感受,并温和坚定地执行规则就好。
第三步:倾听
这里的倾听主要是说倾听孩子的情绪。
只去感受孩子的情绪,不去评判事情的对错。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对于他们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哦,是啊,嗯,这样哦,”等,类似与这样的词语,让孩子能继续表述,接下来,你要帮他说出他的感受,“那你一定很难过,哦,那你一定感觉不舒服”等等。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完整的倾听玩事情后(一定要认真倾听,不可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可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总结,回应给孩子。
1.我刚才听到的是(事件概述).......
2.你当时(孩子行为的总结)......
3.你感觉到(非常,有点,十分的)痛苦,愤怒,不满,委屈等.......
4.你认为(或者你的想法是)........
5.你期待(未来的结果)......
你渴望得到......(爱,理解,肯定,认同,支持,原谅,宽恕,自由等)
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孩子一定的反馈,帮他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同时也会启发他主动发现问题。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请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一定要用平时说话的语气,心平气和,切记不要用讽刺,嘲讽,说教等语气,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一旦察觉到,会出现回避行为:“再也不跟你沟通”。
第四步:共情
借助孩子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将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共情。
共情的语言——说出对方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有很多的例子,想要深入了解的家长,可以看看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相信可以帮到你。
第五步: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情绪,感受已经平稳后,其实他对自己的行为一定会有认知,只是当下被自己的情绪捆住了,接下来,我们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孩子说出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辅助他,帮他衡量一下这种办法是否合理,然后跟他一起商量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
此刻,我们的建议孩子才会认真的听取,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就像,在游泳池中快要溺水的时候,你还会教他如何正确的游泳么?同样的道理,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孩子,就像溺水一样,他需要的是脱离情绪,而不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是正确的行为。
亲子关系中,解决情绪问题五部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在做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做不到,那有一点请一定要放心上:一定不要冷暴力对待孩子。
在孩子的认知范围内,最喜欢听到的话语是“赞美的话语”,次之是“批评的语言”,最后才是“不理睬”的冷暴力对待方式。所以家长可以自己回想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一些所谓的调皮捣蛋的行为,会不会是我们关注的话语太少了,让孩子感觉不到我们目光在他们身上的停留,得到赞赏的话语比较难,很多时候,孩子做的好,我们觉得是应该的,不会多加赞赏。所以比较容易得到的是批评的话语,他们会通过不断的闯祸、惹麻烦来吸引我们的注意,摆脱不理睬的冰点。
下一篇我们会通过案例,来分析如何改变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