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读黑塞的《悉达多》

读黑塞的《悉达多》

作者: hedycent | 来源:发表于2017-01-01 20:59 被阅读77次

今天终于读完了我第一本微信书----《悉达多》,也是同学的赠送,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微信书,在此,也谢谢同学给我的微信书启蒙。

《悉达多》(苏念秋译)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1922年的作品。他的《荒原狼》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自此之后,他的作品被全世界的读者所熟悉。《悉达多》主要写的是印度富家子弟婆罗门的儿子悉达多求道的一生。他出生富贵,衣食无忧,形貌俊美,却对“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离家出走,开始了他的求道之旅。他做过乞食的沙门,在孤独与疲累里追寻心灵之音;聆听大智之人乔达摩传教并与之讨论人生的真谛,也曾深陷高妓甘玛拉的温柔之乡无法自拔;他做过成功的商人,也做过疯狂的赌徒,他企图在这些过程里寻求解脱之道,心灵安宁之途,待皱纹爬上额头时却发现,这些世俗的生活距离他的追寻目标背道而驰,他又回到了寻道之初的孤独与不安。终于在某一天,他再次离开他已生活近二十年的富贵生活,寻求解脱之道。他回到了曾渡他过河的瓦树地瓦摆渡的地方,倾听河流的声音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安宁,摆渡人的生活吸引着他再次回归生活的简朴。在这里,甘玛拉的死,儿子的叛逆逃离,曾让深陷困扰的悉达多痛苦不已,也是在这里,用心与河流的交谈,与瓦树地瓦的相处里,他终于找到了他毕生所追求的人生之道:人生只是一个轮回,无论穷富贵贱,无论石子树林,河流山川,万事万物终将回归圆融统一,看似不同的一生里,却又由有着相似的生命轮回。这些不是寻求而来,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的周围,每日的生活里,这是可发现和感悟的。

知识可以学习,智慧却只能靠思考与领悟。悉达多的好友歌文达也寻道一生,但终究未能发现和体会,其实道就在身边而已。

青年悉文达的迷惑,也曾是我的疑惑;“斋戒沐浴是好的,只是终究用的是水;水没有把罪洗去,也不曾将苦恼的心解脱出来”烧香拜佛也是好的,只是香终究只是变成了一抹轻烟,烟散了,世俗的苦恼依然缠绕在心头。“向诸神先机和祈求是好的,然而诸神与祈求还是无法给予快乐的”,中年之后的悉达多对自己世俗生活的失望与厌恶,又何尝不是现在的我们,在经历了人生的困苦与磨难之后,在经历了锦衣玉食的任性与随性的疯狂之后,又重回到最初心里的困顿和疲倦里,看着叛逆的儿子,回首过去的悉达多,他所体会到的人生轮回,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所思所想?我想,这本书只所以赢得那么多人的喜爱,更多的是他写出了我们的心声,是如此的清晰与真实。而这些,如果没有阅历,也许永远都不会懂的,就如同歌文达,追求了一生,也终究只是流于形式的求道,而非真正的经历与领悟。

懂的适时的放手,学会逐渐的看淡,世俗约束着皮囊,心灵却领略着飞翔的自由,在约束与自由的角力里,最终获得回归与统一,回归平静与安宁!最终与世界,存于永恒!

相关文章

  • 悉达多

    黑塞 悉达多

  • 读黑塞的《悉达多》

    今天终于读完了我第一本微信书----《悉达多》,也是同学的赠送,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微信书,在此,也谢谢同学给我的微信...

  • 追求日月星辰的广阔无垠,也享受孤独寂寥的天长日久——读黑塞《荒原

    最近读的书自我感觉有点深刻,从黑塞的《悉达多》到纳博科夫的《庶出的标志》,再到黑塞的《荒原狼》。 《悉达多》还好,...

  • 悉达多 - 黑塞

    一周目 2017.2 第一部 1 婆罗门之子 1.1 悉达多(名意为“一切义成”)始于俗世的富盈状态,他人(包括似...

  • 《悉达多》黑塞

    前言 最近终于看了心仪已久的《悉达多》,先说读后感受:这很可能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了,五星推荐。黑塞对东方哲...

  • 《悉达多》--黑塞

    一切皆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 我通过我的灵...

  • 悉达多|黑塞

  • 黑塞 | 《悉达多》

    悉达多道:“可敬的人,我该对你说什么?说你探求过多?还是说你的探求并无所获?” “怎么?”乔文达问。 “一个探求之...

  • 黑塞 悉达多

    “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

  • 荐书 | 《悉达多》| 《大裂》| 《皮囊》

    《悉达多》by 赫尔曼•黑塞 黑塞的《悉达多》比《荒原狼》更加明亮愉悦。三个中文译本,姜乙版的文字非常优美,比起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黑塞的《悉达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x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