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菲律宾政商界马尼拉为了他换上新街牌
“菲华六大班”之杨应琳(上)
杨应琳集团创始人杨应琳马尼拉后街仔为他换上了新街牌
他,身着菲律宾传统的丝绸衬衣,乍看像个憨厚还带点土气的开朗老头,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头,却是叱咤菲律宾政商两界的风云人物。
他是一位很努力的著名大班,站在以他名字命名的48层大厦顶楼,可以俯瞰整个马尼拉,他就是享有盛名的“菲华六大班”之一杨应琳。
总统外交事务顾问杨应琳,欢迎时任中国驻菲大使由他家族主导的杨应琳集团(Yuchengco),属下拥有超过40家的公司;作为优秀的大企业家,杨应琳被称为“菲律宾经济的晴雨表”,他的5家旗舰企业:中华保险集团、中华商业银行、大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商行公司和EEI工程公司,都是今天菲律宾行业中的领先者。
作为与众不同的华裔,杨应琳罕见地横跨政商两大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曾被任命为菲律宾驻华大使、菲律宾驻日本大使、菲律宾常驻联合国纽约总部代表。
1993年,菲律宾政府将国家最高荣誉——斯卡图拉奖颁给了他;2003年11月,菲律宾政府又授予他大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对菲律宾社会、教育、文化、商业以及外交政策上所作的巨大贡献。
因为他,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华人区后街仔换上了新街牌。2005年7月6日,马尼拉巿长亚典沙宣布,正式将华人区后街仔更名为“杨应琳街”,换上了新的街牌标志。以华人名字为街道命名,近年来在菲尚属首次。
1923年,杨应琳出生于首都马尼拉市内菲律宾华人人口最众的市辖区——岷伦洛区(亦称宾南杜,Binando),毕业于菲律宾远东大学,1950年,他又获得哥伦比亚商业学院的商业管理硕士学位。杨应琳既是企业大家,也是一名公共会计师,在保险、财务及经济方面有着杰出的专业成就。
杨应琳曾任菲律滨驻联合国代表,1986年至1988年曾出任菲律滨驻中国大使,他又于1995年至1998年,出任菲律滨驻日本国大使。2001年,他又获其时的阿罗约总统任命为中国、日本及韩国事务特使,在2004年,又成为菲律宾政府的总统外交事务顾问。
2001年,总统特使杨应琳访问北京2017年4月15日晚上,菲律宾保险及银行业大班兼前大使、杨应琳集团创始人杨应琳逝世,享年94岁。
杨应琳介入政治的“非传统行为”
在菲律宾当地,华人在菲律宾经济领域的强势,是毋庸置疑。
如果你找来菲律宾热播剧一看,那些片中很富有的角色形象,一眼看上去就像华人。当然,相关研究学者,对到底怎样才算是“菲律宾华人”,在学术上至今仍未统一,因为在菲律宾有相当多的华菲混血族群。
其实,华人在菲律宾群岛的足迹由来已久。早于宋朝时期,就有大批华夏子孙,因做贸易往来于菲律宾最大岛——吕宋岛,并在此定居、繁衍。从这一方面来说,中菲友好,或者“重归与好”,都是两国老百姓的幸事。
卖香蕉小吃的临街小女孩当然,有人说“菲律宾有个真相:最遥远的距离是阶级”。在首都马尼拉,有人以垃圾山为家,可马尼拉另一端的“菲律宾华尔街”马卡蒂,却开着最好的夜店、精品店。巨大的贫富差距,是许多华人财富光环背后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与“菲华六大班”及其他企业家不同,杨应琳一生,纵横政商两界,对菲律宾政治涉入较深。
杨应琳参与政治,很多人将他理解为一个非政治性的商界人士,可菲律宾《商报》社长于庆文却看法不同,他认为,杨应琳反马科斯总统是非传统的行为。他说,杨应琳是反马科斯总统颠覆性的“点火运动”的资助者,后来他也担任了英雄碑基金会的主席,该基金会纪念曾经争取推翻戒严政权的激进分子。
于庆文出生在一个百年华人报业家庭,是《商报》的第三代掌门,他给杨应琳下个“非传统行为”的定义,还是挺精准的。在杨应琳一生中,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介入菲律宾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马科斯暴政近20年的岁月间,他拒绝向独裁者低头臣服,以自己的资金和人脉介入菲律宾的政治选择,在幕后支持过反马科斯运动。当时,杨应琳所遭遇的危险和困境真是难以想象,因为在马科斯独裁戒严时期,大部分商业人士都不参与政治,只有极少数人参与。
杨应琳后来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介入。”他参加了反马科斯的“点火运动”,后来,被马科斯总统发现了,就签发了ASSO(抓捕令),把杨应琳列于抓捕令的名单之上,还派了一位得力的将军跟踪。这位将军,是马科斯自己过去的司机。
要不是杨应琳好朋友,时任马科斯内阁国防部长Johnny相救,恐怕杨应琳就得身陷囹吾。Johnny的父亲,是杨应琳公司里的律师,加上Johnny与杨应琳交情甚深,故而,他出面劝马科斯说,他的朋友杨应琳只是一个商人,你不要动他,若他真有什么事,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当时,杨应琳在台湾有一家华侨保险公司,一次,他要去台湾参加会议,飞机起飞后不久,机场总指挥发现乘客名单上有“杨应琳”时,马上就命令飞机返航,这趟飞走的航班又降落在马尼拉。
后来,经过一番交涉,那位总指挥得知杨应琳的离境,已经得到政府的许可,只好再要求飞机重新驶离菲律宾。如此一出一进折腾,很多旅客累得够呛,当有的乘客知道“麻烦”源头是杨应琳时,个个气得怒目相向。
2016年11月,马尼拉当地民众示威游行,抗议前总统马科斯落葬英雄陵园,现场拿木槌砸“墓碑”颇有戏剧性的是,杨应琳参与反抗马科斯总统独裁统治的民主斗争是在幕后,他资助的“四月六日 解放运动”组织,是1978年马尼拉大规模反抗马科斯游行示威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激进团体;由于相互不知情,杨应琳甚至还被这个自己资助的组织绑架过。
对于杨应琳介入政治的“非传统行为”,以他常常提及的一句话来诠释,可能更加朴素又富有哲理吧!
“父亲给我灌输了这样的道理:保持家族的名誉和声望至关重要。美好的名声,永久流传。一百万可能转瞬即逝,但是美名长留。所以,对于我来说,美好的名声远胜于金钱。”杨应琳如是说。
自律、坚持、决心和远见这些素质,是一个商业人士迈向成功道路的关键。社会责任意识,加上民族主义意识,无疑也是作为商界人士杨应琳介入政治的重要因素。
担任驻中国大使时,他提议并直接促成了菲律宾驻厦门总领事馆的设立,方便自己的福建乡亲与菲律宾之间往来便利。1998年,由他父亲恩里克·杨清戈创办的中华保险公司在厦门设立办事处,这是菲律宾险资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
“企业的成就,并不仅仅表现为丰厚的红利;也体现在它与群体的融合和感应程度。生意成功并不代表一切,对我们所处的群体的需求的积极响应,同样举足轻重。”这是集商人、外交家、银行家、金融家以及实业家于一身的杨应琳,其成功生涯的价值理念。
2006年,杨应琳宣布隐退,辞去该家族集团里所担任的所有职务,并把职权传给他最大的女儿海伦·杨·李(音)。他还在1970年成立了杨应琳基金会(the AY Foundation, Inc.),致力于提供教育、民族自律、社区服务以及公共健康和福利,为那些符合资格但经济上需要援助的学生提供教育助学金,尤其是流浪儿童、杨应琳集团员工的子女以及少数民族群体。
杨应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将文化艺术传播到菲国主流社会,杨应琳家族位于马卡蒂市金融中心的杨应琳博物馆(YUCHENGCO MUSEUM),馆藏大部分为其家族私家珍藏的中菲两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他们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成了中菲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