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心体的本然是安然恒定的,这是天理使然。或激而动或安而静,是因为受到了不同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大学》开篇言明求大学问者的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后直接点明做学问的要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求学问关键是能够使心“定”“静”以至于“安”,而后才有此后的求索。《大学》所讲的“定”“静”之后的“安”,其实就是心体的本然——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
心体的本然,也就是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它是每个人天然就有的,只不过受到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失去了这个本然。于“大学之道”而言,要去除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才能回归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学问宗旨。对于身处世间的人而言,要去除外在的障蔽,才能回到心之本体,才能让天理充满心体,进而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洞察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
王阳明曾经专门讨论过“为学”工夫。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心猿意马,拴缚不定”,所思所想又无非人欲。这种情况下,讲什么都难以入心入脑。最好的办法便是教他静坐,用静坐的方式“息思虑”——减少、安定思虑。思虑安定后,初学者进入到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学者,容易沉溺于第一阶段不肯主动向前。于佛家弟子而言,就是贪恋清净、悬空静守。于一般学者而言,则是满足于形式上的清静。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他省察克治,下省察克治的功夫。将心体之中的积弊——先前养就的“好名”“好货”“好色”等私欲逐个追究,搜寻出来、连根拔起。此时的省察克制,如同捕鼠的猫一般,竖起耳朵、抖起精神,无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好名”“好货”“好似”等私欲才有一念萌动,便果断扑将上去,斩钉截铁,绝不姑息,绝不放他生路。一直省察克治到“无私可克”。
《红楼梦》中,林黛玉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王阳明的办法很简单,却也很难——“去人欲,存天理”——人欲去到“无私可克”,也就是天理充满之时。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动和静,不值得学者贪恋、耽留,因为他们不过是因为遭遇到了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已。最重要的是回到心体的本然——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
以此澄澈、清明的纯然心体,去关照万事万物。自然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求一个澄澈、清明的纯然心体何其不易,尽管它不过是心体的本然——天理使然的安然恒定。
有一个澄澈、清明的纯然心体何其了不起,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而言“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于学者的追求而言“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最是难得,还是本来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