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5 周五 多云
大风,降温。欲晴又在云层里浮动的日光,灰不溜秋的天空。
风中,他老家的舅妈裹着围巾,送来了两只草公鸡。舅妈说,鸡是散养的,未用饲料,肉香。
舅妈听说我的腿还没有恢复好,走路不方便,就提着活公鸡到我家附近,杀好了送过来。
她的细心和体贴,让我很感动。
舅妈在我家坐了一会儿,执意要回去。我挽留不住,只得由她。
送舅妈下楼时,我忍不住说:“舅妈,谢谢你!”
可她的情意,岂是“谢谢”两个字就能表达得了的呢?
舅妈走后,我坐在桌前,看林清玄的《在云上》。想为他写点什么。
前天,惊闻林清玄去世,感觉很突然,也很难过。不敢相信是真的。但百度、简书、微信等几个网站搜索后,铁定是真的。
心里的冰山渐次的压过来,寒冷,难过,甚至有种窒息的感觉。
多么希望这是一条以讹传讹的假消息!
林清玄才65岁呀!给读者奉献出那么多精神养料的智者,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呢?
心里想:“如果他能活到80岁,再能为我们写15年的文章,该多好啊!”
他的书,我曾一本接一本的读;他的文章,我曾一遍又一遍的看,却百读不厌。
林清玄,他的文字质朴清透,又蕴含着哲思禅意,总能给我思想智慧的启迪。他热爱一草一木,对自然万物赋予深情;他的精神逍遥于大化,是自在欢喜的云中君。
他,是我极其喜爱的一位作家。
去年,我左膝手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林清玄的《清欢》和《在云上》一直置于枕边,每天翻读。其中的文字思想洗涤我的心灵,助我在病痛中渡过苦难困顿了暗流。
他说:“生命的苦难、风雨、考验,是必然、是无可遁逃。因此,在逆境中学习转换心境的方法,是必要、是不能轻忽。”
他还说:“能走出生命中的黑暗隧道,就有机会看到尽头的阳光。”
生老病死,生命的常态,谁都会遇上,它们是一种考验。但有勇气和毅力穿过黑暗的隧道,就能看到尽头的阳光。
林清玄的文字,给我战胜病痛的勇气和力量。
多次读过《在云上》,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书评,都因为懒惰而停下了。得知林清玄去世的消息,今天再次翻看它,准备动笔。
有选择性的摘抄其中的金句,想组织思考后连缀成文,却很困难,只得搁下。
读一本书是容易的,但要驾驭作者的思想,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却是有难度的。
这要在把握总体内容基础上,进行整合提高。
面对《在云上》,我感觉到自己才疏学浅,有点惭愧脸红。
今天除了读林清玄的《在云上》,还收到了淘宝网购的一本书《顾城哲思录》。
午饭后,清洗完碗筷,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本书。
全书共分六部分:人生,诗,中西,生活,传统,书。其中的内容,有的是一两句话或者三四句话的哲思短语,有的是几百字的短文。
书写自由,不拘一格,却处处闪烁着顾城的聪明才智。
诗一般的语言,干净的文字,是现今抄抄凑凑就赢得10+的写手的一面光洁的镜子。
“就像木柴,把光带给阴冷的日子,阳光透过树,明亮百年后的房间。”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人生不能有目的,因为目的是空的;人生不能没目的,因为人生是空的。”
哲思,智慧,诗语,处处流露一个诗人和才子的非凡才华。
读两页,就陷入其中,深深的爱上了顾城的文字。
一句,顶的上那些拼凑来的、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干货文。
现今的干货文,几乎人人都可写得,但像这样的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字,却只有像顾城和类似顾城一样的大诗人才能写出来。
这不是文体的差异,而是才气和对待文学态度的迥然有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