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是吕明先生吗?”
“嗯,我是,你哪位?”
“吕先生,您好。我是麦摄影的张呈,您的专属服务专员。现在麦摄影针对具备您这样条件的会员,推出一款生日卡。卡片一年内有效,一年内您可以随时带家人来麦摄影旗舰店拍摄精美照片······”
······
十年前,你经常听到类似的电话。你会停下手里的活,或者暂时中断正在想的事情,好奇,新奇,询问,5-10分钟后难为情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我现在用不到,你看,我有用到的时候,联络你。”
谁知,对方并不善罢甘休,再次重复前面与你说过的话。几个回合下来,你会莫名其妙地说:“那你寄送到这个地址吧!曲阜路500弄······”
就这样,你稀里糊涂,买了一张并不需要的生日卡,678元。
时间,来到现在。
“张先生,我这边做银行贷款的,你有资金需要吗?”
“砰!”
你接到类似电话的数量,不比十年前少。但你愿意花时间听的电话越来越少,“砰!”地一下挂完电话后,估计还会习惯地骂一句:“傻逼!”
造成如此显著差别的关键原因是,信息泛滥了。你联系的潜在客户知道的不比你少,一次又一次被你的同行诱骗过,他变精了。好比一个少女,在多次被男孩欺骗过,价值观发生转变一样。我们把这叫,“不单纯了。”
不仅发生电话销售人员身上,其它类型的销售人员在接触客户的前中后,客户的反应也变得不一样了。
这给我们以警示,要改变销售策略。
前面那位被骂傻逼的信贷专员,她只能一鼓作气,拨打下一通电话,即使没被骂,结局也相差无几。靠堆积数量,靠碰运气,去发掘那位有贷款意愿的客户。指不定还是个大客户呢!
对于没权限的电销专员,他们也只能如此,鼓起劲,埋头干,热情洋溢地使劲呼,要不就辞职干别的。
辞职了,干别的,也不失为不好的选择。前途在哪里呢?十年前,靠数量堆砌的活,在话术上下点功夫,还能明显提高百分比,现在基本成了碰运气。
2017年-2018年,人工智能吵得热火朝天。许多喜欢跟风的人,前仆后继涌入这片蓝海。也有企业,纷纷效仿,在现有业务基础上纳入这项新概念;也有公司利用日渐成熟的AI技术,发明创造新的产品,解决市场新出现的痛点。
去年,许多新的公司,就是利用AI技术发明了新的呼叫系统。留心的你,或许有留意。房地产、教育、金融行业初现端倪,用得比较多。也就是说,企业购买了这套系统,可以替代真人打电话。前面被骂的那位女孩做的事情,就由它取代了。因为对于企业而言,雇佣大批电销人员的性价比低于购买AI系统的性价比,何乐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