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6
在老同学聚会的时候,一个同学向我抱怨说,三年级英语教材改变太大,学校不教“语法”,却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拼读单词。
这件事,他已经是第二次向我抱怨了,第一次也是一次同学聚会,不过那次他喝多了,我没法解答,我说等你清醒以后,再问我,我给你想想办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没有看新教材,也许现在的新教材对学生的起步要求越来越高了。但是我始终认为,既然是全国通用的起步教材,那么学生就能够适应,能够应对。家长完全不必要过度焦虑,只需要关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适当的时候可以出手帮助。
我并不是想吐槽新教材,而是想吐槽一下我这位朋友。
我朋友吐槽的“语法”问题,其实应该是拼读问题,实际情况是老教材学生也不会拼读。他小孩因为不会读课文,无法完成学校老师要求的阅读打卡而向他哭诉。他就开始抱怨教材问题,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
假设他搞明白了确实是拼读的问题(他的描述让我判断是拼读问题),那么,也有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可以下载一个课文同步软件,让小孩跟读就能解决阅读打卡问题。或者干脆研究一下音标自己教一下,用2天可以会读音标,每天20分钟训练,2-4周可以掌握简单的拼读。如果他不懂,完全可以咨询我,但是他都没有做,却在一味地抱怨。或许他只是在饭桌上寻找一点谈资吧。
我作为教育行业的其中一员,多少有点神经过敏,就半开玩笑的说他,“你与其有时间抱怨,不如趁国庆假期给你孩子解决一下问题,3天时间足够你把当前的问题解决一大半。”
我的这位同学也是大学毕业,高中的时候比我学习好。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是我相信他完全有能力解决小学三年级单词的拼读问题。但是他宁愿忍受看孩子哭诉的痛心,也不去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包括我。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吐槽,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很多家长把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和家长的说教,其实,“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孩子可以看到家长遇到问题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这就培养了他们遇事的积极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