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郝景芳《孤独深处》之《弦歌》
—-在计划中最后一场演奏会上,老师选了两首曲子。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与勃拉姆斯的第四。-《悲怆》容易理解,激情而悲观的动人旋律。但勃拉姆斯第四就不容易理解了。
—-只有勃拉姆斯适合现在的人类。有的朋友说,听来听去听到最后,就只剩下勃拉姆斯了。他一开始并不吸引人,但是到最后大家最沉浸的往往是他。勃拉姆斯的音乐有骨子里的悲剧感,不用制造什么悲剧色彩,也不用刻意夸张,本身就带着。内敛,深沉,表面不露的悲伤,激情像看似平静的海洋。现在想想,但他远离魏玛热闹的沙龙,独自守着古典主义的理想,他已是与命运面对面。一个人面对他无法改变的这个世界的命运,茕茕孑立。
池鱼说:
最近在看郝景芳的作品,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是能够触击到我内心深处的。一个人面对无法改变的世界,是怎样的英雄的情怀。戴上耳机,沉浸入勃拉姆斯的世界,我感受到了一种宽广,一种安静的悲伤,一种叔本华式的悲剧。
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吧。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心怀一种神圣感和秩序感,永远追求高水平的技能,追求最极致最深刻的工作体验,就是最大的意义了。
群星尚未陨落,万物依旧闪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