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列夫说,几乎在每个人的命运中,印刷的话语都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最值得遗憾的人就是不曾醉心于一本严肃书籍的人,他抛弃了第二现实和第二经验,因而缩短了自己生命的时日。今天来聊聊我的第二生活。
01
上小学时,家里的阁楼上有一个巨大的书箱。说他大,毫不夸张。因为那时候的我,可以整个儿躺在书箱里。印象中,家里似乎也只有这一个书箱,那大红的漆面,暗得发沉的锁扣,虽然从不上锁,但在我心里一样神圣,视在书箱里寻觅哪些自己看的似懂非懂的故事为探险般有趣。空闲时,便会躺在书箱里,一页一页地翻着,这里有意思,那本看不懂,一躺就是一下午。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姐姐的一本初中语文书,上面有一句话,“早起早睡,使人精神富贵”,当时我反复地回味着这句话,觉得这个道理不错。虽然那时知道这是一句极好的话嗯,但是并没有对我的生活有着多大的影响。工作以后,会时常把这句话挂在自己耳朵边,早起早睡,对于爱熬夜的自己,这句话在会形中鞭策着自己,不能再晚睡了,不能拿着书一看就是一两点了。尽管不能做到早起早睡,但至少,心里有着一股警示的力量。
02
在师范的时候,从书本里学到一句话“求上居中,求中居下”。这句话也深深的影响着我,后来特意请书法老师写了一幅字,贴在琴房的门上。可惜那时的自己不懂得珍惜独立的练琴空间,别人都艳羡不来,可自己并没有像那句话中所说的一样,去“求上”,反而给了自己无数借口,曾经也有一段时间,疯狂地痴迷于那叮叮咚咚,悠悠扬扬,似近还远,若即若离的琴声,也曾一度为它疯魔过,着迷过。可是疯魔归疯魔,着迷归着迷,最终落实到那无力的行动上,只是觉得——难,因为难,就丢失了本心,琴房门上的那句话,也似乎成了嘲讽。每每回想起自己这段学习的经历,都充满着懊悔,懊恼,那句话也似乎只是一句空谈。
03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近些年来放在自己微信备注上的一句话,也是因为近来自己看书的时间更多了,阅读几乎也成了自己的每日必修课。前人说,一个人越读书就越觉得自己精神的贫乏,因为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也看不完这世界上精彩的书。是的,但也请足够相信这些话,我们所有看过的书,都会成为我们本身的一部分,成为我们走路的姿势,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成为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成为我们与人交往的态度……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感受了他的热情和执着,聪明与善良;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我感受到了她对待孩子的理性与无限包容;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我认识了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为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作出了无可估量的奉献;读《长安客》,我仿佛梦回唐朝,那些响当当的名字,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彼时清夜沈沈,杜甫在长安街头彷徨,是多么凄凉;读《瓦尔登湖》,因梭罗的诗意湖居生活而向往纯净而澄明的野外,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变得更为简单,更为纯粹,更为随心所欲;读《世说新语》,我学到了魏晋风骨的精神风貌,嵇康赴死的悲壮让人久久为之动容......这些还太少太少,如浩瀚烟海里的一丝风,去无尽宇宙中的一粒尘,我所拥有的时间也太少太少。但我乐于每日践行,日拱一卒,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更加有趣,让自己的思想更深邃,让自己的胸怀更宽广,让自己的境界更为高远。这就是我的方向与目标,这就是我的理想与追求,它很美,因为它正在发生......
愿我们的第二生活都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