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爸妈大多数并不了解“早教”的真正含义。认为早教就是类似于幼儿园的地方,有老师教,有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能学到东西最好,不能学到东西起码也认识了很多同龄的小朋友。
没错,很多家长就是出于希望孩子多接触到人,打开人际交往,让孩子进入早教环境。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早教机构主要是面向中高端家庭的早教品牌,比如金宝贝、英国天线宝宝、美吉姆等等,教学资源和体验对于中高端家庭是很适合的,但对于更多家庭来说,在价格这道门槛上望而却步。
其实,早教和早教班有很大差别。所谓早教,其实就是针对0-3岁的入园前的小朋友进行的早期教育。而早教班,即是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划分月龄地进行针对性辅导。
其实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早教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那么,外国人到底是怎样早教的呢?
1、英国:快乐精英教育 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与探索中进步
英国早期教育中,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英式早教始终以一种符合孩子人格和心理要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式教育,主张游戏教学、体验教学等教育方法,不说教,不填鸭,所有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都是通过“游戏”和“体验”来进行,让孩子在亲身参与、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去感知、领悟知识,去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身的成长。英式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英国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培养了最杰出的人才,这些人才身上表现出了英国绅士的风度和气派、顽强的意志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美国:释放潜能 让孩子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
美国的早教观念可谓源远流长,“教育从第一天起”的观念在美国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美国的教育最大特点在于“重视体验”多于“知识传授”,老师认为交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在美国,最为知名的早教方法之一就是以“游戏+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家长或者老师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的认识周围的事物,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孩子从小会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成为真正的探知者,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3、德国:益智开发 从小让孩子“绘制地图”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培养孩子拥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会为以后的更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德国孩子们的早教中,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益智活动是德国早教课程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而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而在很多早期教育学校,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用图形表现抽象的事物,德国的严谨风格从小就得到培养。
4、法国:注重气质 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法国家长认为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该国的权威调查表明:52%的家长认为艺术启蒙和艺术训练是使学生由失败转向成功的良方;72%的家长认为艺术科目应该成为学校真正的教学科目;92%的人强调指出,艺术科目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十分重要。正因为法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所以长期以来法国一直在文化方面充当着国际领袖的地位,使大多数企业在美学、设计和创意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法国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
5、加拿大:动手为尚 不提前教授写字和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6、日本 :培养独立人格 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虽然和西方的亲子互动式早教理念上有些差别,但日本的独立人格培养也确实为日本跻身世界顶尖国家起到很大作用。即使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而这些习惯都是从早教学校就开始培养的。
早期教育一定要在早教班进行吗?当然不是
早期教育是长期的,不间断地,需要家长针对自己孩子个性量身定制地随时随地融入生活地进行培养。这不是在一堂早教课就能完成的。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很忙,每周抽两个小时带孩子上早教课就是对他的培养,这种思想是不对的。
而有的家长说,那我确实很忙呀,工作离不开我呀。那么我相信,你更需要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其实长期一个人带孩子累到心力交瘁,是无心再进行教育辅导的。而如果真正能将“养育”和“教育”这两大块做个分解,抽出一点精力和一些时间做到和真正和孩子呆在一起,相信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