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告诉我,暑假里准备带着孩子们来家住几天,顺便让孩子参加当地的夏令营活动。老大已经上小学,老二老三都在上幼儿园,平时没有时间回内地,他们只能趁着孩子暑假,才休假陪同孩子们一起回来。
我打电话给妹妹,想邀她的孙女和外孙到时来一起玩,妹妹说,孩子们都在上培训班,唱歌,跳舞,英语,书法,课程都排满了,没空玩。问了几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说孩子要在上补习班,特长班,没时间出来玩。
想起自己的小时候,盼望着放寒暑假,虽然那时候生活比较贫穷,没钱出去旅游,但长假里没有人管束,完全可以自我放飞。早上去捉蜻蜓,粘知了,吃完饭去河里玩水,去塘河里扒轮船,小河里抓鱼虾,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在水里玩捉水鬼的游戏,为了不被捉到,自由游,潜游,仰游,各种泳姿混合运用,男孩女孩玩在一起。我们会游到河对岸的瓜田里去偷香瓜吃,也会抓把石子砸河边的枣树,青枣掉到水里,大家游过去抢着吃。还会去荷塘里摘两片荷叶一朵莲花插在割草的竹篮边,篮子里是打的满满的猪草。
那时候的父母不担心孩子的学业,不会逼着他们学什么特长,他们认为孩子身体健壮,会帮着打猪草,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就够了。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几乎都有个快乐的童年,他们把劳动当玩耍,玩耍中学会劳动,不怕太阳晒,不怕气温高,整天在大自然中蹦蹦跳跳,肆意欢笑。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十几岁就有了独立意识,知道读书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知道体力劳动不可耻,知道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他们不会沉迷于游戏,不会讲究吃要精致穿要名牌,不会二三十岁还要依靠父母照顾。
现在的孩子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清明节扫墓半小时倒下七八个学生,身边没有手机平板电脑就像无头苍蝇般在家直转,假期里没有补习班特长班就只剩下打游戏了。家长们要上班,又怕孩子沉迷游戏,只能把他们送进各类培训机构,于是暑假成了孩子的第三学期,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统统规训成标准答案的作业,这样的孩子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整齐划一,最后形成理想职业是公务员的共识,所以考公也就越来越热了。
我还是希望小孩子在暑假里尽情地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玩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开动脑筋,发挥奇思妙想,玩得自由自在,年老时回忆童年趣事还能会心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