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认识李煜,是念书时的那一首《虞美人》,一边在课堂上学着这首李煜的绝命词,一边听着邓丽君唱出来的哀歌,那是一种令人发自内心感受到的悲哀,那是一位后主亡国之后内心的悲哀。他的词,让人很容易就莫名的喜欢上,而对于李煜这个人物却了解的并不多,从词看人,或许你要深入这首词,深入到这位诗人的内心里去。
南唐后主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一位花间派的词人,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然而今日要说的并不是李煜的作品有多大的成就,我们且说一说
这位南唐后主是如何成为被皇帝耽误的诗人?
他在写下《虞美人》的时候,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心境之下?
亡国真的是李煜一手造成的吗?
事实上,李煜当皇帝的时候,南唐国势已败,想不灭亡都不行了,李煜只是刚好做了这一任皇帝,即使他有心,也无力挽回了。尽管如此,李煜还是维持了南唐十五年的光景,最后南唐灭亡,北宋统一,而当李煜被俘之后,他的内心一直都牵挂着自己的国家,牵挂着自己的子民,从未有心去归顺宋朝。论底气,李煜这位皇帝一点都不懦弱,虽然到现在对于他这位亡国之君还存在着很多的非议,但就从他的诗词里,能体会到他内心浓厚的悲伤之情。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一曲《虞美人》既是李煜的亡国哀歌,也将他自己送到了阎王殿里,宋太宗听闻李煜写了一首如此感怀故国的哀歌,便决定不再留他,毒死了他,至此,这位在政治上失败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篇章的“千古词帝”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作为一个皇帝,风流韵事自然不少,喜好声色也是常事,只是这位皇帝却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去搞政权,可是他老爹却执意让他做了皇帝,这也算是造物弄人吧。若是李煜当年没有被他爹顶到皇帝的位置上,那么如今对李煜的评价恐怕就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了吧?最起码,亡国之君就轮不到他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李煜被俘的那段时间里,他无时无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怎奈这个国家却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就好比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吾而死一般的悲哀。人是有感情的生物,即使是对自己从小养到大的狗,当它离世的时候,我们都会哭上几声,更何况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受到敌人的攻击,最后还无力拯救。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都还保持着原样,只是那些所怀念的人儿都已经容颜老去(或者说是换了人)。李煜想念那段平和的日子,如今却失去了所有,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哀伤和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可以说是李煜的自问自答,李煜心中的哀愁不是一点两点,而是用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水向东流,流进海里,海是如此的辽阔,李煜的哀愁也就如同海一般辽阔。当我念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涌现的也是哀愁,来自李煜那深入骨髓的哀愁。当李煜被俘三年之后,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来探视他的时候,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在后悔加上哀愁双重情感的情景之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世人对李煜的评价也各有千秋。
余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郭麐: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王国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他,命悲,又哀。
若是不当皇帝,他可能会有一个稍微好点的结局,不用戴着亡国之君的头衔。
他,才华横溢,又戛然而止。
若是不当皇帝,他可能在历史上就留不下这一首旷世的绝命词。
他,是一位被皇帝耽误的诗人,李煜。
2018.02.24晚 云旗先生
重温《虞美人》而作,仅代表个人见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