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人物
咪蒙开了家解忧杂货店

咪蒙开了家解忧杂货店

作者: 犬系猫娘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1:25 被阅读133次
    公众号评论区,就是树洞

    平时爱刷公号的人会发现,朋友圈这两天最火的,除了一窝蜂的关于疯狂房价的解读、剖析与担忧,就是GQ中国对咪蒙的采访了。

    当然,这两个话题咪蒙一个都没落下,她的公号连续发出“如何成为下一个咪蒙”“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两篇文章,紧跟热点,不愧是信仰“热点、金钱、性、暴力”的咪蒙。

    四要素只是咪蒙文章的成功关键,而文章只是咪蒙旗下的一种产品而已。其实,咪蒙这两个字本身已经是一个品牌了,不只是咪蒙自身,她公司的员工如果历练几年出来,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品牌溢价。相信她的剧本拍了影视剧后,应该会有一大批粉丝去围观,到时应该也是十分热闹。

    说到品牌,毋庸置疑,一个认知度高的品牌必定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气质。

    咪蒙其文,热点文章犀利泼辣、一气呵成、大快人心,情感小剧场或暖心或虐心,带着以前《意林》《读者》小故事的味道,连排版和插图都比较考究,时不时还来一些读者征集,然后筛选汇总进行投票。

    咪蒙其人,是南方系从业12年的老媒体人、开影视公司败了几百万的女强人、再次创业成功逆袭的“宇宙第一网红”,是爱买包、爱吃小龙虾、自称胡歌老婆、嚷嚷着要减肥但体重却一发不可收拾地噌噌噌往上涨的颜狗,是给妈妈买东西大手一挥狂刷卡的争气女儿,是丈夫身体不好会写文章倾诉并寻求安慰的妻子,是和很多家长一样担心孩子上不了学的母亲……

    这个时代,代言逐渐去明星化,创始人本身自带明星光环,能够很好地宣传自己的公司与产品。

    咪蒙就是这样,不论是她的个人形象还是行文风格,有意或不经意地将专业化与大众化、小清新与小粗俗、高大上与接地气的矛盾形象多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立体而丰满,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很强大的励志典型,同时又是一个身边随处可见的、爱八卦的、和我们有很多相同烦恼的女同事。

    于是,咪蒙成为一个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符号,而广告商则赋予了它足够高的商业价值,然后它成为一个品牌。

    分析咪蒙成功的文章很多,无论是咪蒙所说的选题视角、头脑风暴、价值观输出,还是别人口中的迎合大众、标题党、泄愤式洗脑,内容生产者和分析加工者都能自圆其说。

    但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他们对此并没有太多概念,而是简简单单的“我有烦恼,在咪蒙这里可以得到纾解”。

    我觉得咪蒙的成功,在于她不自觉地为读者们开了一间解忧杂货店。很多人应该看过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故事就是围绕着一家破败的杂货店展开,几个面临人生岔道口挣扎彷徨几近崩溃的咨询者通过写信诉说烦忧、寻求帮助,最终鼓起勇气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而杂货店也成为心灵救赎的象征。

    小说讨论的主题远不止这么肤浅,这里不作深入探讨,但是毫无疑问,杂货店能解忧一事经过口口相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咨询,这个故事放在咪蒙这里同样适用。

    与杂货店店主爷爷不同的是,咪蒙是自己主动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将压在大多数普通人心中的愤懑、困惑、迷茫、不安用文字书写出来,然后摆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还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案。于是,在文章里找到共鸣感的读者们纷纷转发,为咪蒙带来更多的关注。

    很多人看咪蒙的文章,都会主动留言,留言中有针对话题本身进行的反思,也夹杂有部分粉丝提出的新的困惑,咪蒙有选择地进行了展示,根据留言或俏皮或严肃地进行了回答。

    这一点和解忧杂货店店主爷爷的做法相似,他将收到的疑惑和自己的解答张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对看到的人来说或多或少也有些许的助益,而对于一些无法言说的苦恼,则是通过信件与咨询者秘密交流,至于粉丝是否有私下找咪蒙倾诉或寻求帮助,我觉得可能性也不是零。

    有人批判咪蒙一股脑地抛出问题,只有宣泄,对粉丝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关于这一点,《解忧杂货店》或许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店主老先生一直很苦闷,他不知道自己用心为大家写下的信是否帮到他们了,甚至担心自己的建议很多情况下可能是错的,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来自33年后的咨询者的感谢信却打消了他的疑虑,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认识到“通常咨询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找人咨询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咨询者只是需要寻找一个情感出口,希望有人推自己一把,让自己鼓起勇气去做决定罢了,他们并不认为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解决方案,因为没有人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咪蒙文章的留言区里,我们发现有人准备进修了,有人要重新评价自己的工作价值了,有人要和渣男一刀两断了,有人决定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

    迈出的那艰难的一步,很多情况下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结局是好是坏,谁都不知道。

    我觉得,咪蒙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一个思想义工的角色,针对大家关心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也许有人质疑,她靠公众号赚了那么多钱,怎么算义工呢?然而,钱不都是广告商出的么,大家不都是看了个免费么。

    咪蒙或许会讨厌别人将她妖魔化,也并不期待有人将她神圣化,但要说咪蒙现在已经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这话还言之过早。

    也许正是因为她觉得GQ的解读还不够全面,所以在公号里进一步做了补充,“我一共写了500多篇文章,吐槽文只有十几篇,还有很多干货、鸡汤以及小黄文,你们都没看见吗。”

    作为一个普通人,她还是希望认可她的人对她多一分信任、否定她的人对她多一分了解。强大如咪蒙,也不能做到是非任人评,大家在讶异于她对外界争议置若罔闻的同时,也看到了她的据理力争。

    不认可咪蒙、持续对之批判者大有人在,对咪蒙态度暧昧、飘忽不定之人也比比皆是。

    最开始他们总是转发咪蒙的文章,因为咪蒙是他们的代言人,说出了他们憋在心里想说不敢说或者想说却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话。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开始骂咪蒙熬毒鸡汤,拜金、偏激、粗俗,于是身边转发的人就明显开始少了起来,好像一时间骂咪蒙成了政治正确,自己如果粉咪蒙的话就会被骂无脑屌丝,大概工作生活不如意,只能靠毒鸡汤来发泄内心郁积的愤懑、麻痹内心纠缠的不安了。

    尽管我身边有人对咪蒙粉转路甚至黑,我却一直都是咪蒙的读者。要说是脑残粉,感觉还是差了些,因为我也并没有把她的每一篇文章都翻出来看,也没有去拜读她成名前的严肃类文章,当然更没有为了她跟人去争论,尽管当有人质疑她的时候,我心里会默默飘出一句“咪蒙她好努力的” (笑)。

    GQ的文章之所以能引爆朋友圈,是因为无论是喜欢她还是讨厌她的人,都会忍不住点开去看。人们对一边倒的舆论其实无甚兴致,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争议才能表达观点,才能有参与感。这就跟押注一样,如果大家押的都一样,根本毫无意义。

    GQ说得对,是时代造就了咪蒙的成功,就像当初80后们需要韩寒一样,“焦急、迷茫、来不及”的90后们也需要有个代言人。而韩寒当年也同样经历了一系列的质疑,直到现在他拍的电影、写的歌、说的话,也还是争议不断,动不动就成为热点。

    吃瓜群众继续吃瓜,吃完自会散去,而瓜农卖完一车又一车,还准备继续研究、播种浇水,毕竟围观者那么多,明年的收成一定得更上一层楼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咪蒙开了家解忧杂货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henttx.html